2011年,雪榕生物營業毛利率較星河生物略低,是因為當年除了自產自銷業務外,公司還從參股公司購進食用菌統一對外銷售,此類外購銷售業務毛利率較低,拖累整體營業毛利率。2012年雪榕生物不再外購銷售食用菌,當期公司營業毛利率為34.50%,超過了星河生物的26.17%。2013年,公司營業毛利率27.63%,顯著高于星河生物的8.35%。
剔除外購食用菌業務,報告期各年,雪榕生物自產金針菇毛利率均高于星河生物,且毛利率差距逐年拉大。雪榕生物披露數據顯示,公司金針菇銷售單價較星河生物高1.77元/公斤,同時單位成本較星河生物低0.18元/公斤。公司銷售每公斤金針菇的毛利為2.13元,較星河生物的0.18元多1.95元。公司一方面通過實施營銷策略增強了市場定價能力,另一方面通過提升技術及管理水平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另外,申報稿顯示,除了產品品質及成本控制方面的優勢外,雪榕生物的全國布局戰略,也有效避免了因單一區域的價格變化造成業績大幅波動的情況。以與星河生物同處廣東地區的廣東雪榕為例,由于廣東地區平均工資高、氣候炎熱導致制冷用電量較大以及遠離原材料產地,原材料成本高等原因,廣東雪榕的成本一直高于公司其他工廠。加上2013年廣東及周邊地區市場競爭非常激烈,金針菇價格較低,致使廣東雪榕當年的毛利率僅為11.77%,遠低于公司平均水平,廣東雪榕2013年凈虧損1033.32萬元。但是同年東北、西南等地價格均較高,拉升了公司的整體毛利率。
毫無疑問,從申報稿披露的信息來看,較高的毛利率成為雪榕生物在行業寒流中,業績穩步增長的關鍵。但是面對 “行業前輩”星河生物曾經的輝煌與如今的落寞,雪榕生物是否能夠持續保持逆勢增長,尚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