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應龍坦言,土地的節約是看得到的“兩型”做法,預計到明年,合作社將建設香菇立體多層栽培大棚500畝,相當于常規栽培2000畝,節省耕地1500畝。
菇棚內溫度要控制在24至26攝氏度,常規做法用含氟空調控制溫、濕度,但耗能高、成本高。為尋求突破,八角香菇專業合作社利用本地豐富的地下水降溫,地下水通過風機盤管后又完全回灌地下,推廣地下水空調。相比之下,地下水空調比電能空調每畝香菇大棚每小時節電24.7度,全年節電38532度,年節約能耗成本22348.56元。
蓮子殼當木材做菇棒
常規方法制作菇棒,全部采用鮮木屑為原料。1畝大棚擺放10000個菇棒,需要木材8立方米,一年按夏菇和冬菇兩季,每畝大棚需木材16立方米。
“我們變廢為寶,用蓮子殼代替木材制作菇棒。”馮應龍介紹。利用蓮殼制作菇棒,按現有規模兩季種菇計算,年節省木材用量6240立方,按1000畝發展規劃分析,年節省木材用量超過一萬立方,既節約了木材,減少了蓮子殼的浪費,也保護了生態環境。
為了減少浪費,八角香菇專業合作社還與湖南生物有機肥廠合作制造有機生態肥,造沼氣池來消耗菇渣,既減少了家庭生活成本費用,節省了電能,又為農友們提供了優質有機肥;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保障了農產品的有機綠色安全。
農村的種植業,被馮應龍變成了帶有創新技術含量的“兩型產業”。目前,湘潭縣八角香菇專業合作社已經成功開發環保性新產品,把雞腿菇等食用菌請到花盆內制成盆景。目前,已經有湘潭市內的幾家餐飲機構和合作社達成了訂購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