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網訊:舌尖上的味蕾在逐步覆蓋到城鄉以及更廣的社區的同時,也因此產生了不斷堆積的“地球垃圾”,政府和企業也在積極推動中國城鄉垃圾回收的產業革命,利用垃圾原料生產的企業也應運而生并逐漸涉足到綠色利益鏈條里來。菌類在地球清潔產業中在擔任著清潔員的職責,菌類可降解生物從而減少“地球垃圾”,尤其是食用菌,堪稱所有菌類中的“最佳清潔員”。據浙江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食藥用菌研發中心研究員、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蔡為明介紹,食用菌可以有效分解植物秸稈、動物糞便,同時還能產生優質蛋白,其中草腐菌,比如蘑菇、草菇等是分解植物秸稈的高手。從農民手中收購稻草、麥草在配上其他營養物質,經過發酵后將草腐菌種播種到培養料中,稻草、麥草這些農作副產物再次利用成為適合食用菌生產的“溫床”。
據了解,因為發展蘑菇產業對農副產物的需求量很大,有效的提高了農副作物的高效利用,解決了焚燒廢棄稻草產生的煙塵、顆粒物的大氣污染問題。蔡為明介紹,每平米的蘑菇種植需要約30公斤的稻草,農民可以將原來毫無用處的稻草賣給蘑菇種植大戶,變廢為寶還增加了農戶的收入。在畜禽養殖區每年的畜禽糞便如果得不到充分利用流入河道,河道水體被污染將影響人類的生存環境和飲食的健康,現在栽培食用菌所需的營養物也可以使用動物糞便中的有機質。浙江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食藥用菌研發中心研發并正在推廣一套食用菌生態高效循環農業生產技術模式,利用稻草、桑枝條等植物秸稈來種植食用菌,減少燃燒秸稈的現象,降低空氣中的煙塵、顆粒物污染。此外,原本廢棄的、常排入河道中的動物排泄物、菌渣,能用于食用菌種植的循環利用,同樣可以減少河水污染現象。食用菌這種可持續的生態技術模式,促使了農、林、牧業廢棄物的廢棄物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