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度、濕度、光照強度、土壤黏度等相關數據,通過5G通信技術實時匯集到湖南蘑蘑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信息處理后臺,基于5G 農業AI大腦進行調控,實現黑雞樅菌智能化、標準化、規模化生產。
走進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的“5G智慧農業”項目園區生產車間,鋼結構的架子上擺放著4層黑雞樅菌種植土壤,光源、傳感器、探頭、增濕儀等在車間內一應俱全,為黑雞樅菌的生長提供各項“支持”。
“我們生產車間就是模擬云貴地區三、四月春天森林的氣候,打造出黑雞樅菌最適合的生長環境。”湖南蘑蘑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貫虹介紹,該項目自2020年12月實施以來,黑雞樅菌基料的轉化率由60%提高到80%以上,黑雞樅菌的優品率提高30%以上。
由于黑雞樅菌對生長環境要求高、每年只在3-5月份生長出一季,這給企業規模化生產帶來了挑戰。
為了解決企業這一困境,湘潭移動公司與湖南蘑蘑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以中國移動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產品為基礎,結合遙感衛星探測及氣象預測等先進技術,共同打造了湖南省首個5G精準種植示范農業產業園。
產業園內通過5G系統實時、精確的控制,將傳統種植經驗轉化為數字模型,結合環境智能調控、氣象監測預警、智能環境控制、水肥智能決策、病蟲害防治等技術,讓營養轉化和蘑菇生長始終處于最合適的環境,減少養分浪費和病蟲害損失。
李貫虹告訴記者,通過5G智慧農業項目有效解決了菌菇種植中大棚環境控制難、規模擴大成本高、標準化程度低的難題,依托大數據分析,根據不同作物的生長情況,現在建立起了作物生長模型算法,更好的指導農業生產。
借助5G技術的運用,黑雞樅菌產量比原來提高了4倍,人工管理成本節省了50%,根據估算今年湖南蘑蘑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黑雞樅菌有望達到900噸,實現營收6000萬元的目標。
湖南省首個5G精準種植示范農業產業園——5G智慧農業系統的打造,極大提升了黑雞樅菌種植的標準化程度,有效降低了管理過程中對人和傳統經驗的依賴,可以幫助實現模塊化復制并且不受規模和地點的限制,該系統在未來也能很好的助力于新品種的研發以及智能采菇、分菇、削菇機器人等制動化應用的落地。
對此,湘潭市委副書記何俊峰表示:“雨湖區姜畬示范園蘑蘑噠精準種植項目是湘潭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一次全新探索和先行示范,項目的落地運營為今后5G在農業全產業鏈條的廣泛應用提供了經驗借鑒。”
湘潭未來將加快推廣5G、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運用,積極打造智慧農業產業園綜合服務平臺、智慧農業物聯網公共服務平臺、農機共享服務平臺、農產品病蟲害防控指揮系統,推進湘蓮、沙子嶺豬、壺天石羊、蔬菜等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