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想讓更多的群眾通過種蘑菇發財致富。 ”這是記者采訪中,聽到秦小玲說的最多的一句話。秦小玲沒有華麗的外表,但她的樸實和真誠,卻給記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秦小玲, 夏邑縣中州食用菌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全國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商丘市優秀女企業家 。從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到一名成功的女企業家,再到創辦夏邑縣中州食用菌開發有限公司 ,她走出了一條精彩的草根致富路。從自己創業,到幫助更多人共同創業, 秦小玲也在實現著自己最初也是最大的愿望。
1999年4月份,秦小玲與丈夫一起放棄在鄭州經營多年的以蘑菇銷售為主的副食店,帶著幾百萬資金,懷著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的赤誠之心,回到窮鄉僻壤的家鄉夏邑縣車站鎮。 剛回到村里,村民對種植蘑菇不認識,懼怕風險,為打消村民的顧慮,形成規模化種植。秦小玲跟鎮、村干部一起給群眾開動員會,并向村民公開承諾,一是賒給村民菌種,公司聘請技術員,無償提供種植技術;二是制定保護價,按保護價收購菇農種植的蘑菇;三是想種蘑菇家庭困難沒錢種蘑菇的,公司給予扶持2000元 。
秦小玲的真誠打動了群眾,村民們紛紛打消了種植蘑菇的顧慮 。
在采訪中,村民程學習告訴記者:“起初俺一貧如洗。2000年,秦小玲以公司名義資助俺4000元建棚種植蘑。賒給俺菌種,還派技術員對俺重點進行指導,俺當年就收回了投資成本。后來通過積累,建了6座蘑菇棚,成為了蘑菇種植大戶,現在俺年收入30余萬元。”程學習還告訴記者,村民程繼福,原靠販羊為生,維持一家生活相當困難。1999年,秦小玲安排他在公司的菌種廠工作,培養他學習菌種制作技術,很快就成了公司菌種廠的技術骨干。2006年,程繼福自己創建菌種廠,公司又扶持他20萬元。現在,程繼福的菌種廠培育的雙孢菇、草菇菌種銷往山東、山西、河北、上海浦東等13個省份。村民程建民、扈艷軍等人,原本無所事事,2000年,秦小玲聘任他們來公司工作,先后從事鮮菇收購、物料采購和蘑菇罐頭銷售等。經過鍛煉,均成為公司的業務能手。后來,他們當了蘑菇經紀人,收入相當可觀。村民程建才,于2005年想著建一個蘑菇加工廠,從事簡單加工,蒸煮蘑菇半成品。程建材缺少資金,秦小玲毅然從公司借給他10萬元。現在,他的蘑菇廠擁有生產設備殺菌鍋12臺,年蒸煮蘑菇半成品500噸,蘑菇廠資產已經超過300萬元。說起秦小玲做的這些事情,程學習連連說,她是一個女人,但比許多男人更強大。
在秦小玲的帶動下,夏邑縣食用菌基地現有食用菌立體種植大棚25000座,種植面積1250萬平方米,年產草菇約8.5萬噸、雙孢菇約27.5萬噸,成為全國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 從業菇農10萬余人。菇農從事食用菌種植年收入約23億元,年純盈利約10億元。多年來,秦小玲先后為菇農無償捐贈菌種12萬瓶,價值24萬元;為困難戶捐贈20萬元讓他們建設蘑菇大棚。如今,夏邑縣的草菇、雙孢菇食用菌種植基地被評為“食用菌無公害生產基地”,夏邑縣因此而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小蘑菇新農村建設示范縣”榮譽稱號,被中國食用菌協會命名為“中國食用菌之鄉”。秦小玲也被全國婦聯全國婦女“雙學雙比”活動領導小組評為“全國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商丘市優秀女企業家。
在幫助村民致富的同時,她還不忘回報社會,近幾年來,她向老弱殘和軍烈屬捐款4萬余元; 自己出資為本村架設高壓線路3500米、低壓線路1000米;義務為村里新修下水道1500米、橋涵兩座、硬化道路1200米;捐資3.2萬元建設村學校和支持村體育建設;為農民無償提供技術培訓100多次。截至目前,她累計用于公益事業的資金160余萬元,贏得村民們的交口稱贊。
說起秦小玲,村里的群眾都堅起大拇指說,別看她是一個大老板,但一點架子也沒有,她把公司里、家里的事都料理得井井有條,她忙,又忙得不亦樂乎,大家都不得不佩服這個大忙人。
談起自己的夢想,秦小玲爽朗地笑了,她說,我的夢想就是想把夏邑縣中州食用菌開發有限公司做大做強,爭取成為上市公司,讓更多的群眾通過蘑菇發財致富、得到更大的實惠 !(原標題:讓更多群眾靠蘑菇發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