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質量不穩定,民生給自己挖坑
這份投價報告還顯示,民生證券為菇木真做出“生產技術成熟,可快速復制”、“產品由于較高品質,銷售情況良好”等溢美之詞。
經理財周報記者多方調查,菇木真的核心技術和產品質量備受詬病。
“九鄉真姬菇是差得出了名的,很多拿貨的客戶投訴,那些北方來的客戶都指定要韶關不要九鄉的菇。” 菇木真一內部人士透露,“這個廠一直被當試驗廠,上市到現在都在換配方,每天的原料都不一樣,菇的質量很不穩定。”在菇木真的生產基地中,九鄉基地是唯一一家專門生產真姬菇的工廠,產能占其總產能的9%左右。
“人員流動太大了,技術很不穩定。”菇木真內部人士透露,2010年開廠之前,上述九鄉從校園招了20多個素質較高的儲備人才。“去年底陸陸續續都走了,現在只剩下四五個人。”
據他介紹,九鄉基地員工100多人,最主要的就是生產部門。“今年春節新招了一批補上,這個月有10多個人又準備辭職了。這批人等到下班就走,菇出問題說搞不定就不理了。”
該內部人士還稱,“今年8、9月份,有一批菇堆積在凍庫里超過15天,因變質不得不當廢菇賣給養豬場,這種事情偶爾出現。“
在批發商看來,菇木真的真姬菇已經算是它主營產品中質量過得去的了。“金針菇更不行。”一個汕頭批發商說。
而菇木真的深圳和廣州主要經銷商因其金針菇質量問題而斷絕合作。
11月14日下午,記者來到廣州江南市場的已退出的菇木真前經銷商檔口。該檔口人員打開一箱已封箱的金針菇,讓記者觀察。“你跟菇木真對比一下,我們現在賣的這個金針菇不僅白,出水也少,比菇木真貴。我們是看貨來的,菇木真只是上市公司而已,他們家(生產的金針菇)是黃的、水分也多。”
與這個檔口相距不遠,便是菇木真最依賴的經銷商——創益蔬菜行。2009年至今,其銷售收入每年占菇木真總營收的五分之一左右。
創益工作人員也把菇木真的金針菇拿給記者看,并稱“菇木真的菇泛黃是品種問題,有些品種偏白,有些偏黃。水分也是,有些干一點,有些水分重一點。” 這位工作人員直言,菇木真的質量在市場中只能算中等。
和同行產品相比,上述菇木真內部人士對記者坦言:“雪榕的菇很漂亮,自己都覺得慚愧,人家那么好的菇都沒上市。雪榕聽說我們是星河的人都不要,以前有工友去雪榕面試,填工作經驗,都不敢寫在星河做過。”
不僅如此,菇木真多個二級批發商告訴記者,菇木真的產品,水分調控不好,比別的廠家的菇更容易爛掉。“不敢拿他們的金針菇,沒兩天就爛了,虧本。”一潮汕批發商告訴記者。
菇木真的技術和產品,在市場中如此沒有競爭力,民生證券這份報告卻完全與現實背道而馳。到底是民生證券沒有做市場調查,睜眼說謊,忽悠投資者,還是菇木真刻意掩蓋事實,把民生證券拉下造假嫌疑這趟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