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蘑菇結下不解之緣
王桂花家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金寨南路社區。1988年,中學畢業的王桂花因家境貧寒回家務農,跟隨父親開始種地,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但辛苦的耕耘,都未能讓王桂花一家走上致富的道路。王桂花的心里萌生了創業致富的念頭。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桂花在廣播中聽到有農戶靠種植食用菌發家致富的新聞,聯想到本地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王桂花心想,這里不正適合蘑菇的生產種植嗎?有了明確的致富方向,王桂花捋起袖子就干,買來培養食用菌的書自學,并開辟了自家房前屋后的50平米的空地,去軋花廠買來下腳料作為培養基,開始試種蘑菇。由于缺乏技術和種植經驗,第一年的試種失敗了。第二年,王桂花又開始了自己的實驗。為確保實驗獲得成功,她特地前往農學院找到教授、老師請教種植蘑菇的辦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那一年,她試種的50平方米的蘑菇,為她帶來不小的收獲——收入900多元。從此,她就與蘑菇結下了不解之緣。1990年,王桂花還找來了同樣有蘑菇種植經驗的其他4個人,創辦起了蘑菇廠,擴大了種植規模。
她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在王桂花種植食用菌成功后,周邊城市的人都慕名前來學習種植技術,因此王桂花也受到了啟發,開始辦起了蘑菇種植培訓班。這些年來,一群群來自阜陽、蚌埠、安慶、武漢等地的人長途跋涉,過來拜師學藝。據不完全統計,十多年來,向她學習食用菌種植技術的有3萬余人,她不僅在技術上無私傳授,在生活上也盡量地關照他們。
前幾年,一個剛剛勞改回來的小伙子從親戚那得知她是種菇大王,便從阜陽前來找她。她見小伙子誠心想學習,生活又困難,便無償提供蘑菇種300瓶。而來自定遠張橋鎮的徐江,原來在外地打工,聽說種蘑菇能賺錢,也來找王桂花。王桂花見他勤勞又聰明,生活也不富裕,于是就悉心將自己種菇的栽培技術全教給他。回到定遠后,徐江種植食用菌,兩年后也發家致富,不但建造了漂亮的樓房,還擴大種植規模,成為本地小有名氣的“小菇王”。
農家女帶頭走致富路
十幾年來,王桂花教過的徒弟遍布大江南北,不少人已經和她一樣靠著種植蘑菇走出了一條致富路。而這些成功的徒弟,也沒有忘了王桂花,常常過來看她,贈送錦旗以示感激。
一位勤勞善良、樸實的農家女,用自己的智慧和執著在致富路上找準了支點。談及這幾年的體會,王桂花說:“種植蘑菇24年了,看到自己能帶動那些貧困的人一起致富,我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