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草產業化難題二:有效成分吸收率低下
《中國商人》:經常在一些媒體上看到專家的觀點,認為蟲草的傳統吃法如煲湯、隔水蒸燉、泡酒、泡茶、與其他中草藥一起煎服、用小鋼磨打粉服用等,吸收率過低,浪費極大,建議吃“破壁”的蟲草膠囊或蟲草丸。這種觀點有否科學道理?
張耀洲:的確,蟲草的傳統吃法存在吸收率太低的問題。除電磨機打粉服用可使吸收率提高到四成左右以外,其他吃法的吸收率一般都不超過百分之二三十。其原因是蟲草的細胞體積較大,細胞殼較堅韌,蟲體皮膜不易破碎,子座(草體)的破壁更難。理論分析認為,要想讓蟲草的有效成分100%被人體所吸收,蟲草的蟲體和子座的粉碎細度必須達到微米級,也就是至少細到10000目以上。
《中國商人》:我國現代粉碎技術能否達到10000目細度即微米顆粒的要求?
張耀洲:超低溫冷凍粉碎技術是中國人發明的,但實際應用程度最高的在德國。采用德國超低溫冷凍粉碎技術加工蟲草,細度達到10000目以上沒有技術障礙。正源堂(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家蠶蛹蟲草就是采用這種最先進技術粉碎的,經過檢測,蟲體和子座基本上做到了100%破膜破壁,幾乎可以100%被人體吸收。國內其他蟲草制品的粉碎細度一般都在2000目以內,所以最高吸收率往往不足90%。因此,家蠶蛹蟲草片稱得上目前國內品質最優良、食用最方便、吸收最全面的人工培植蟲草制品。
《中國商人》:蛹蟲草的生產成本多高?普通老百姓消費得起嗎?
張耀洲:家蠶蛹蟲草的生產成本也不低,加之研發費用投入較大,因此目前的市場供應價格也不會很低,主要的消費對象可能會局限于高端消費群體。隨著研發費用逐年攤薄,優質品率提升,市場銷售價格水平可望適當走低。在科研經費許可的前提下,我們將進一步開發蟲草素含量或蟲草用量稍低一點,讓國人都吃得起的蟲草食品。
《中國商人》:產、學、研銜接是科學技術轉化成生產力的有效途徑。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的科研能力堪稱一流,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有何規劃?研究院里像家蠶蛹蟲草這類有待進入批量生產環節的成果想必還有不少,可否向《中國商人》的讀者做些透露,以便于商人們得到一些合作機會?
張耀洲: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掛牌成立于2009年6月25日,是由科學技術部、商務部、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天津濱海新區共同建設的國家生物醫藥國際創新園的核心和龍頭,是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大平臺。
聯合研究院由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南開大學原校長饒子和院士任院長,建有四類技術平臺和服務體系,即臨床前研究技術平臺、臨床試驗技術平臺、產品中試和技術孵化技術平臺、成果轉化綜合服務體系。在這里,產、學、研是有機結合的。按照引領中國生物醫藥創新,打造濱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鏈,創建我國生物醫藥“源頭創新、科學孵化、成熟產業化” 新體系的目標,經過近3年的運轉,聯合研究院正在成為我國生物醫藥科技研發、攻關的領頭雁和生物醫藥國際創新合作的軸心。
研究院創制的新藥很多,大多處于動物實驗、臨床試驗階段,歡迎感興趣的企業家朋友通過網絡來了解或登門接洽有關合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