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內蒙古扎魯特旗烏日根塔拉農場采訪時,正帶領員工們采摘滑子菇的李叢信心十足地描繪起了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廣闊前景: “這里的土壤條件適合食用菌生長,而且產出的磨菇品質好、產量高,經濟效益更是沒的說,這小蘑菇是咱增收致富的‘金疙瘩’啊!”
李叢是烏日根塔拉農場為發展設施農業特意從河北省承德市引進的專門從事食用菌產業的“能工巧匠”。李叢說:“我之所以來這里發展食用菌產業,是因為這里制定出臺的優惠政策和服務吸引了我。”李叢順手從地上拿起一株鮮嫩的滑子菇微笑著說道:“別看這小蘑菇不起眼,一年能采摘6—7茬,經濟效益可是相當可觀啊!”
采訪中,李叢告訴記者,他今年共計籌資100萬元、協調貸款60萬元,建了50座食用菌大棚,主要培育了滑子菇和香菇。目前,已經采摘了4茬,每茬收入25萬元左右,年前還能采摘兩茬。明年,他準備繼續擴大規模,再新建50座大棚,形成規模效益。
李叢只是烏日根塔拉農場按照“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科技化建設,產業化經營”工作思路,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場根據獨特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把食用菌產業作為一項主導產業來抓,在一分場規劃新建了200畝食用菌連片開發項目區,采取引進龍頭企業,實行一帶一,一帶多,整村推進的運營模式,全力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同時,通過組織群眾外出參觀考察、提供資金和技術幫扶等方式使食用菌產業漸成規模。目前,全場已發展食用菌培育戶60戶,年生產食用菌棒50萬棒,經濟收入達400多萬元。據農場負責人介紹,今年,該場籌措資金130萬元,對食用菌連片生產項目區進行了改造擴建,提升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檔次和水平,使食用菌產業成為職工致富增收的新亮點,讓小蘑菇長成“金疙瘩”。(王海林 趙旭 杜明杰)
李叢是烏日根塔拉農場為發展設施農業特意從河北省承德市引進的專門從事食用菌產業的“能工巧匠”。李叢說:“我之所以來這里發展食用菌產業,是因為這里制定出臺的優惠政策和服務吸引了我。”李叢順手從地上拿起一株鮮嫩的滑子菇微笑著說道:“別看這小蘑菇不起眼,一年能采摘6—7茬,經濟效益可是相當可觀啊!”
采訪中,李叢告訴記者,他今年共計籌資100萬元、協調貸款60萬元,建了50座食用菌大棚,主要培育了滑子菇和香菇。目前,已經采摘了4茬,每茬收入25萬元左右,年前還能采摘兩茬。明年,他準備繼續擴大規模,再新建50座大棚,形成規模效益。
李叢只是烏日根塔拉農場按照“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科技化建設,產業化經營”工作思路,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場根據獨特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把食用菌產業作為一項主導產業來抓,在一分場規劃新建了200畝食用菌連片開發項目區,采取引進龍頭企業,實行一帶一,一帶多,整村推進的運營模式,全力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同時,通過組織群眾外出參觀考察、提供資金和技術幫扶等方式使食用菌產業漸成規模。目前,全場已發展食用菌培育戶60戶,年生產食用菌棒50萬棒,經濟收入達400多萬元。據農場負責人介紹,今年,該場籌措資金130萬元,對食用菌連片生產項目區進行了改造擴建,提升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檔次和水平,使食用菌產業成為職工致富增收的新亮點,讓小蘑菇長成“金疙瘩”。(王海林 趙旭 杜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