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研制好的這臺烘烤野生蘑菇的機器叫‘旋轉型烘干機’,它直徑3.3米,1個電動帶1個減速機。保溫以后,3個半小時可以將濕蘑菇全部烘干出爐,省工省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銀窩溝鄉銀鎮村村民李青林將烘干的松蘑出爐,他一邊示范一邊高興地對記者說。
李青林經過半年時間的潛心研究,大膽創新,發明了“旋轉型烘干機”,不懈的堅持和努力換來了成功。他用鐵皮焊接烘干機,研制了一個熱風爐,烘干機內放置50個鐵框竹算子。里面還可以放電爐子,用電比用煤或燒柴木頭造價低。其他烘干機費時費力,較費事,這種旋轉型烘干機比其他(形似大衣柜樣式)烘干機省時省工,還節能。
據了解,圍場是世界遺存最大的皇家獵苑,有林面積734萬畝,林業資源豐富,盛產野生蘑菇。去年收購山蘑的商販從南方省市(比如福建省等地)引進烘干蘑菇機器。烘干蘑菇需接電,燒柴(木頭)或煤,每臺兩三千元。烤蘑菇的人較辛苦,像孵小雞一樣得一個一個地挑選蘑菇的濕干,成宿值班看著蘑菇。火候如果掌握不好,蘑菇品質就會受到影響。
今年56歲的李青林從小愛鉆研,遇事總愛問個為什么,他愛琢磨,自己搞了許多小發明,這十來年一直從事電焊等服務。他克服了學歷低、技術知識少等許多艱難,一步一個腳印,扎實肯干,研制旋轉型烘干機喜獲成功,目前他正在申請專利。(記者韓元信 通訊員王東嶺)
李青林經過半年時間的潛心研究,大膽創新,發明了“旋轉型烘干機”,不懈的堅持和努力換來了成功。他用鐵皮焊接烘干機,研制了一個熱風爐,烘干機內放置50個鐵框竹算子。里面還可以放電爐子,用電比用煤或燒柴木頭造價低。其他烘干機費時費力,較費事,這種旋轉型烘干機比其他(形似大衣柜樣式)烘干機省時省工,還節能。
據了解,圍場是世界遺存最大的皇家獵苑,有林面積734萬畝,林業資源豐富,盛產野生蘑菇。去年收購山蘑的商販從南方省市(比如福建省等地)引進烘干蘑菇機器。烘干蘑菇需接電,燒柴(木頭)或煤,每臺兩三千元。烤蘑菇的人較辛苦,像孵小雞一樣得一個一個地挑選蘑菇的濕干,成宿值班看著蘑菇。火候如果掌握不好,蘑菇品質就會受到影響。
今年56歲的李青林從小愛鉆研,遇事總愛問個為什么,他愛琢磨,自己搞了許多小發明,這十來年一直從事電焊等服務。他克服了學歷低、技術知識少等許多艱難,一步一個腳印,扎實肯干,研制旋轉型烘干機喜獲成功,目前他正在申請專利。(記者韓元信 通訊員王東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