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薏米稈代替部分木屑栽培靈芝,既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消除了安全隱患,又為農民增加了收入,為全縣靈芝健康發展找到了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福建省浦城縣政協副主席季文愛說。
為了解決農民將薏米稈直接燒掉的問題,福建省仙芝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仙芝樓公司)與有關科研單位合作,開展了利用薏米稈代替部分木屑栽培靈芝的試驗。仙芝樓公司去年栽培了8萬袋(筒)鹿角靈芝,今年又在浦城縣榮華山工業產業園區建設了目前福建省最大的工廠化代料靈芝生產基地。
基地建起了4個640平方米鋼架結構大棚,栽培了40多萬袋(筒)的鹿角靈芝。記者在大棚里看到,袋袋培養基長出的紅色靈芝達25公分以上。仙芝樓公司董事長告訴記者,8月中旬首次采收,到10月下旬又可進行第二次采收。按每袋收獲靈芝干品60克計,40多萬袋總產量可達近25噸,產值可達近400萬元,若加工后附加值可增至4倍。
仙芝樓公司副總經理劉國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袋(筒)干料是1.5斤,現在利用薏米稈代替木屑約40%,按今年40多萬袋計,一年就消化掉薏米稈20多萬斤。公司已計劃明年發展袋培靈芝300萬袋,這樣一年又可消化薏米稈近200萬斤,按15元100斤向農民收購薏米稈,近200萬斤的薏米稈其價值就達150多萬元,1畝又可增值150元左右,基本可以解決薏米稈直接燒在田間地頭的問題,又降低了袋培靈芝的成本。
據介紹,仙芝樓公司下一步計劃在全縣農村推廣這一技術,并與農戶合作,為他們提供菌種、制袋、生產技術與管理和回收靈芝的服務。
為了解決農民將薏米稈直接燒掉的問題,福建省仙芝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仙芝樓公司)與有關科研單位合作,開展了利用薏米稈代替部分木屑栽培靈芝的試驗。仙芝樓公司去年栽培了8萬袋(筒)鹿角靈芝,今年又在浦城縣榮華山工業產業園區建設了目前福建省最大的工廠化代料靈芝生產基地。
基地建起了4個640平方米鋼架結構大棚,栽培了40多萬袋(筒)的鹿角靈芝。記者在大棚里看到,袋袋培養基長出的紅色靈芝達25公分以上。仙芝樓公司董事長告訴記者,8月中旬首次采收,到10月下旬又可進行第二次采收。按每袋收獲靈芝干品60克計,40多萬袋總產量可達近25噸,產值可達近400萬元,若加工后附加值可增至4倍。
仙芝樓公司副總經理劉國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袋(筒)干料是1.5斤,現在利用薏米稈代替木屑約40%,按今年40多萬袋計,一年就消化掉薏米稈20多萬斤。公司已計劃明年發展袋培靈芝300萬袋,這樣一年又可消化薏米稈近200萬斤,按15元100斤向農民收購薏米稈,近200萬斤的薏米稈其價值就達150多萬元,1畝又可增值150元左右,基本可以解決薏米稈直接燒在田間地頭的問題,又降低了袋培靈芝的成本。
據介紹,仙芝樓公司下一步計劃在全縣農村推廣這一技術,并與農戶合作,為他們提供菌種、制袋、生產技術與管理和回收靈芝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