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從嘉興市平湖市曹橋街道的種菇大戶,到一般種菇戶,處處都是一派繁忙的堆料場景。據百壽村種菇大戶陸根林介紹,他首批堆制的3.5萬平方尺蘑菇料,再過一天就要進行笫一次翻料。據不完全統計,這個街道己85%以上的菇農,己投入蘑菇營養料的堆制,奏響了新一輪蘑菇栽培的序曲。
這個階段的蘑菇營養料堆制,正趕上高溫酷暑時節,勞動力用工矛盾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據不少種菇農戶反映,今年曹橋街道種菇的勞動力成本上漲較快,從新菇搭建,到當前的營養料堆制,用工成本要比上年提高二成以上。但由于種菇主要原料之一的稻草價格,比上年下降幅度較大,使種菇成本繼續保持在上年水平略有上漲。為了緩解勞動力緊張的矛盾,大多數菇農都象陸根林一樣,采用分批堆制營養料的方法,叉開季節。種菇大戶陸衛東,以前搭建的10多個老菇棚,每個菇棚達7000平方尺,棚形大、臺數高,費工費力,操作十分不便。今年新搭建的20個菇棚,全部鋼架結構的新型菇棚,每個菇棚在3000平方尺,棚型小,臺架低,操作起來十分方便,既便于管理,又省工省力。
這個階段的蘑菇營養料堆制,正趕上高溫酷暑時節,勞動力用工矛盾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據不少種菇農戶反映,今年曹橋街道種菇的勞動力成本上漲較快,從新菇搭建,到當前的營養料堆制,用工成本要比上年提高二成以上。但由于種菇主要原料之一的稻草價格,比上年下降幅度較大,使種菇成本繼續保持在上年水平略有上漲。為了緩解勞動力緊張的矛盾,大多數菇農都象陸根林一樣,采用分批堆制營養料的方法,叉開季節。種菇大戶陸衛東,以前搭建的10多個老菇棚,每個菇棚達7000平方尺,棚形大、臺數高,費工費力,操作十分不便。今年新搭建的20個菇棚,全部鋼架結構的新型菇棚,每個菇棚在3000平方尺,棚型小,臺架低,操作起來十分方便,既便于管理,又省工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