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合水縣把培育多元化的食用菌產業作為發展“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的關鍵,以“三川兩塬”為重點區域,建成食用菌生產基地6處,致力于打造標準化、規模化的食用菌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眼下,合水縣何家畔鎮馬蓮河川區千畝露天黑木耳進入采摘期,工人們忙著采摘、分揀和晾曬。何家畔鎮依托“三元雙向”循環農業政策機遇,招商引進企業成立合水縣鑫旭食用菌有限公司,流轉土地1080畝,搭建大棚150座,種植香菇、露天木耳1420萬棒,并改良鐵李川瓜菜大棚3座,試種羊肚菌、猴頭菇等食用菌,以“山地大棚+沿川露天種植”相結合的方式,全力打造馬蓮河川區千畝食用菌種植示范帶。目前,該企業已建成集菌棒生產和食用菌種植、加工、儲存、銷售為一體的食用菌產業鏈,同時完善聯農帶動機制,建立巾幗鄉村就業工廠,精準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就近務工,群眾年人均收入2萬余元。
合水縣段家集鄉因地制宜,把推進食用菌產業發展作為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和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吸引浙江、江蘇企業分別在北頭村、棗洼村搭建菌棚220座,建成食用菌生產基地3處,種植露天黑木耳100余畝,年產菌棒800萬棒,年生產木耳、羊肚菌、香菇200余萬公斤。
為了讓企業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好,段家集鄉積極優化營商環境,先后組織黨員干部幫助企業完成土地流轉、產業路修建、水電配套等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動食用菌產業穩步健康發展。
“目前,我鄉已引進3戶企業落地建設食用菌生產基地,種植食用菌200余畝,帶動300余名群眾務工增收。”合水縣段家集鄉綜合執法隊副隊長計龍龍說。
截至目前,合水縣已累計建成食用菌大棚610座,種植平菇、香菇、木耳、榆黃蘑1760萬袋,羊肚菌5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