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食用菌,增收好產業。近年來,武威市涼州區清水鎮積極扶持企業大力發展種植周期短、見效快、經濟價值高、市場銷路好的菌類,推行“支部+企業+基地+農戶”訂單式發展模式,并通過村黨支部引導企業,為農戶統一提供菌種、技術、購銷服務的方式,帶動農戶發展食用菌產業,“菇”足干勁,向標準化、現代化、規模化產業集群的目標邁進,讓食用菌產業成為村民鼓起腰包、過上好日子的“致富傘”。
武威市涼州區清水鎮種植的食用菌
據了解,近年來武威市涼州區清水鎮搶抓甘肅省“絲路旱寒農業三年倍增”行動政策機遇,全力建設清水鎮菌菜輪作智慧農業產業園。據悉,大球蓋菇和香菇對環境適應性強,種植技術簡單、產量高,同時,其經濟效益是日光溫室普通蔬菜的2倍以上。在智慧農業產業園內,26座溫室大棚食用菌和蔬菜輪作種植,打破了以往日光溫室蔬菜種植過程中歇棚的短板,提高了日光溫室綜合利用率,讓種菇企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村民田麗梅正在采摘香菇
村民田麗梅一邊采摘著香菇,一邊說:“我從香菇成熟的時候就來到棚里采摘香菇,早上把娃娃送到幼兒園里我就來采摘,中午又有休息的時間,下午趕著娃娃放學我又能回到家里,一天采摘香菇感覺掙錢和帶孩子兩不誤。而且,這么好的香菇從我手里采出去感覺心情也挺好的。”
涼州區清水鎮菌菜輪作智慧農業產業園
武威市涼州區清水鎮菌菜輪作智慧農業產業園負責人丁開平表示,2022年,園區種植香菇12萬袋、松茸85000平米,香菇產量在18萬斤,赤松茸產量在85000斤。現在園區主要采取的是冬種菜夏種菇的模式,一年兩茬,充分利用種植面積和種植時間,產生更好的經濟效益。2023年,園區計劃種植香菇30余萬棒,赤松茸種植1500平米,同時,還在秋季預計種植10000平米的羊肚菌。
武威市涼州區清水鎮黨委副書記(掛職)錢瑩說:“武威市涼州區清水鎮認真貫徹黨中央和省、市、區農業農村重點工作決策部署,落實做大做強‘10+N’特色優勢產業要求,立足實際,依托清水鎮老百姓種棚時間早、技術成熟,接收新品種、新技術觀念強的優勢,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文/圖 馬艷 楊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