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有多年發展食用菌的傳統,我建的5個標準化大棚年年收成都很好;眼下,又是香菇上市的時候,今年長勢很好,市場行情很可觀。”確山縣普會寺鎮張營村種植大戶李唐說。
12月19日,走進普會寺鎮張營村食用菌種植基地大棚,清新的菌香撲鼻而來,棚內一排排菌棒整齊排列,一朵朵肥碩的香菇爭相探出腦袋,有的正吐露著菌芽,有的則撐出了菌傘。包裝車間內,工人們嫻熟地對干香菇進行裝袋、稱重、封口。
普會寺鎮氣候濕潤、地勢平坦、交通便利,依托其優越的自然環境,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宗旨,積極引進食用菌種植產業,采取“合作社+農戶+市場”的經營模式,初步形成了集試管育種、菌包生產、食用菌種植、采摘回收、冷藏儲存、深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撐起農民“致富傘”。
小小食用菌,一頭連著市民“菜籃子”,一頭連著村民“錢袋子”。食用菌種植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從拌料、轉運物料、裝袋、栽種菌棒、采摘等一系列環節都需要大量人力,有效解決了當地群眾就業問題。在普會寺鎮政府和張營村“兩委”全力支持下,完善了一整套幫扶措施,基地成了村里脫貧致富的“領頭雁”。目前,該種植基地可為當地群眾提供長期穩定務工崗位100個,季節性用工150人左右,每人每年收入在1.5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