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畢節市百里杜鵑普底鄉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徑,依托轄區資源優勢引進百里杜鵑天樂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菌種、中藥材、竹蓀等產業,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局面。
連日來,位于普底鄉紅豐村的百里杜鵑天樂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示范種植的紅托竹蓀迎來豐收。每天一大早,基地里的工人們便開始采收竹蓀。在一排排用遮陽網覆蓋的地里,一叢叢、一朵朵頭頂“黑帽”,身著“雪白長裙”的竹蓀破土而出,長勢喜人。其間,五六個工人分散在基地內忙著采摘,分揀、搬運、清理、烘烤……大家井然有序地忙碌著。
“紅托竹蓀采摘動作要輕,采了之后要立即將桿和‘帽子’分開,清洗的時候好洗?!眲展と藛T盧昌瓊告訴記者,處理竹蓀是有講究的,“這個桿沖洗一下就行了,帽子部分要用溫水泡1-2個小時才更好洗,洗后放進烘干機就能得到干品。”竹蓀營養豐富,香味濃郁,是珍貴的素食材料,紅豐村豐富的森林資源、獨特的氣候、適中的海拔,為竹蓀種植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長出的竹蓀個大味鮮,頗受消費者青睞。
作為基地常客,貴州百里杜鵑花田瑞禾農特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錢相宇一大早就來基地稱取鮮品竹蓀:“針對游客和我們當地的餐館,我們公司每天早上都會來此采買竹蓀,游客們也非常喜歡紅托竹蓀,平均每天要拿50~60斤。”
“這個竹蓀生長速度快,每天五六個人要采2道,早上采到12點,下午2點左右又采第二道?!闭f起竹蓀的市場及產量,天樂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技術總監歐躍平一點也不愁,雖然才栽2畝多,但現在竹蓀干品就有200多斤,鮮品則沒有計數過,每天都有游客到基地上來拿,鮮品每斤40元,干品每斤380元。
據了解,該基地的紅托竹蓀為試點種植,采摘的竹蓀主要以加工干品為主、售賣鮮品為輔。此外,天樂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還種植培育了天麻和中藥材,促進普底鄉產業多元化發展。
歐躍平說:“我們天樂生態主要做天麻、菌種、中藥材和紅托竹蓀,紅托竹蓀種得少些,天麻種得較多,還做中藥材育苗,紅豐村這邊就有一個11畝多的育苗基地?!?/p>
下一步,普底鄉將繼續推廣竹蓀種植技術,加強群眾種、采紅托竹蓀技術培訓,帶動當地群眾擴大種植面積,以竹蓀產業帶動多種產業發展,激活農村經濟,形成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良性互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