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家里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經常愁得頭疼,如今在銀耳培育種植基地上班,每個月能領3000多元工資,心里別提有多舒坦了!”今年60歲的河北魏縣農村婦女常翠蘭對記者說。
據魏縣副縣長蘇曉艷介紹:“銀耳產業是縣里全力打造的特色富民產業。通過政府惠民政策扶持,采用‘基地+村集體+農戶’模式,先后在東代固、雙井、仕望集三鎮建立了3個大型銀耳生產基地,6年時間投入5000多萬元資金,形成了從裝菌棒到培育、出菌,再到清洗、烘干、包裝的全過程一條龍產業鏈條,產品暢銷北京、上海等20多個大中型城市。”
截至目前,全縣已經建成了149個出菌車間,年產銀耳1500多萬棒,年產值突破1.2億元,帶動2300余戶群眾、9000多人實現了穩定增收。
據魏縣副縣長蘇曉艷介紹:“銀耳產業是縣里全力打造的特色富民產業。通過政府惠民政策扶持,采用‘基地+村集體+農戶’模式,先后在東代固、雙井、仕望集三鎮建立了3個大型銀耳生產基地,6年時間投入5000多萬元資金,形成了從裝菌棒到培育、出菌,再到清洗、烘干、包裝的全過程一條龍產業鏈條,產品暢銷北京、上海等20多個大中型城市。”
截至目前,全縣已經建成了149個出菌車間,年產銀耳1500多萬棒,年產值突破1.2億元,帶動2300余戶群眾、9000多人實現了穩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