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1068米,氣溫偏低,生態環境良好,天然的地理優勢能讓食用菌種易存活且不被污染,相較于其他地方,這里更適合種植反季香菇。”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荷地鎮博海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培金說。
為了進一步發展慶元縣食用菌產業,緩解當地及周邊的人力資源問題,慶元縣食用菌產業中心在荷地修建了香菇養殖基地,同時研究反季食用菌。“‘慶科212’香菇是屬中偏高溫型早熟品種,其菌齡短、出菇早、產量高,在2015年通過浙江省品種審定,是目前全國主栽的品種。我們在經過一年的試驗后,選定了‘慶科212’進行反季節試種。今年,在荷地香菇基地里成功試種,以后在荷地,一年四季都可以栽培香菇。”慶元縣食用菌產業中心辦公室主任陳麗表示,反季節食用菌試種成功,能填補以往荷地栽培香菇的空檔期,取得良好的效益。
“粗略估算,當前第一茬每棒香菇已經有了2元的收益,一棒香菇能有4元的收益就算不錯。”劉培金介紹,截至目前,基地第一茬已經有1000棒香菇成熟出菇,已售出鮮菇500余斤。“我們的香菇不用洗都可以吃,種植用的水都是自己喝的飲用水,不少進貨商來基地考察后,都會在這邊下單購買。現在我們有十幾家固定配送的公司,香菇訂單有保障。”劉培金說。
為了保證基地香菇的銷售,在慶元縣農業農村局以打造區域品牌、搭建營銷平臺、發展農村電商等方式推廣農產品的前提下,基地香菇采用了“訂單農業”模式銷往國內外市場。去年共售出4萬余斤干菇。
基地規模和效益提升的同時,也充分帶動了周邊閑置勞動力就業。據悉,香菇基地全年有固定幫工7人,忙碌時節需要散工60—70人,全年工資支出需要50余萬元。劉培金表示,接下來,將充分利用基地優勢,探索出更多適合反季種養的食用菌種類,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的產業致富之路。據悉,慶元縣食用菌種植戶4220戶,生產量1.23億袋,其中香菇8000萬袋、灰樹花1800萬袋、黑木耳1200萬袋、其他食用菌1300萬袋,鮮品總產量9.87萬噸,一二三產總產值4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