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菌是四川老鄉的“小康菌”和“致富菌”,更是川菜產業集群中的重要成員。8月26日,全省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現場會進入第二天,B組代表們參觀的第一站就是西充縣食用菌現代農業園區。
在園區的一家食用菌農業龍頭企業,負責人為代表們講解了這里的有機食用菌的生長之道,生產環節推行程控恒溫技術,實現菌類生長由電腦全程控制和記錄,工廠化栽培讓食用菌有機生態,可以這么說,這里的菌菇直接放嘴里生吃都可以,因此也頗受市場青睞。
另外,當地的食用菌產業還探索出了一條“秸稈種菇、菇料還田”的循環產業鏈,那就是以玉米芯、木屑、麥麩等農作物秸稈為原料,產菇后的廢渣又用于作為企業生產所需的燃料,不僅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也大大減少了野外燃燒農作物秸稈帶來的污染。
企業高峰期每日出菇量可達120多噸,產品不僅暢銷國內市場,還遠銷日本、越南等國家。其實不難發現,要發展好食用菌現代農業,必須得緊扣“生態循環”的主題,畢竟食用菌的研發和生產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條“變廢為寶”的路徑。尤其像西充這樣的有機農業大縣,自然更加重視“生態循環發展”。
堅持農業產業工廠化生產和生態循環發展模式,截至目前,西充食用菌園區已建成食用菌生產基地500余畝,培育真姬菇、白玉菇等食用菌品牌8個。這里推行“三帶動”發展機制,也就是龍頭企業帶合作社,龍頭企業帶農戶,合作社帶農戶,培育食用菌龍頭企業2家、專合社4家,帶動3000多戶農戶參與食用菌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