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東蘭食用菌產業扶貧研討會及貴隆公司食用菌投產儀式慶典,28日在東蘭縣舉行。活動邀請廣西農科院微生物所(食用菌研究所)、廣西農科院食品加工所、廣西大學農學院、廣西大學農牧產業發展研究院、廈門大學生態學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教授,及東蘭縣人大、政府的領導等20多人參會,并就食用菌產業扶貧發表了真知灼見。
研討會上,廣西大學農學院教授、微生物所所長、食用菌專家劉斌,向與會人員簡要介紹食用菌的經濟價值(食用價值、藥用價值等),提出:要打造食用菌產業,做好食用菌產業扶貧,就要集合有志青年和鄉土人才,在東蘭縣石山地區選對一個或幾個食用菌品種,并結合廣西壯瑤醫藥中靈芝、木耳等食用菌品種的特點,實行差異化經營。
廈門大學生態學院博士林章彩認為,食用菌產業也要提倡創新:貴隆公司就地取材,使用板栗樹加工的鋸末作為培養食用菌的材料,為什么不考慮用辣木、棉籽等作為(培養食用菌的)材料呢?同時,要結合旅游產業發展,對食用菌進行深加工(如靈芝酒等),做訂單農業,主攻團體消費。

廣西農科院微生物所書記、廣西食用菌協會會長、研究員郎寧,廣西大學農牧產業發展研究院食用菌專家覃培升,廣西農科院食品加工所博士邱福榮等,也發表了意見。
研討會后,舉行了廣西東蘭貴隆生態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期開園投產典禮。
投產后,該公司預計能帶動147各村集體發展食用菌產業,并結合紅色旅游+休閑農業特色旅游,通過建設食用菌文化館、餐飲住宿、科普教育、觀光采摘、購物等,提高食用菌附加值,帶火東蘭縣的鄉村旅游。
東蘭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深度貧困縣、革命老區縣,目前已實現貧困人口66888人脫貧,貧困村71個出列。2020年5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同意東蘭縣脫貧摘帽。2020年,該縣計劃脫貧摘帽19個貧困村4695人,力爭全面完成脫貧攻堅“清零”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