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林西縣新林鎮,毗鄰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區域農業生產帶最北端,由于緯度偏北,海拔偏高,干燥多風,天氣寒涼,晝夜溫差大,雖不適宜農作物生產,但確是生產優質香菇的首選環境,優質菇出菇率是遼寧河北地區的二至三倍,尤其暑期酷熱天數短,適合發展反季節香菇生產,能填補季節性市場空白,更具優勢,比較效益能達到二至三番。由于這一特殊環境的比較優勢占盡天時,可觀效益吸引力巨大,成為了近年來冀遼豫地區謀求香菇產業升級轉移,實施香菇產業基地重心轉移的首選之地。
實現香菇生產必要的三大要素是土地、原料、勞力。林西縣新林鎮與錫盟草原交接,距離進口香菇生產木屑原料的滿洲里、二連等口岸僅幾百公里,方便原料供應和需求;林西縣新林鎮全鎮10萬畝旱地,能夠充分滿足建立規模香菇生產基地所需;林西縣屬于農區,相對稠密的人口,能夠充分滿足香菇規模生產勞動力所需。因此,在位于農區最北端的新林鎮建設“內蒙優質香菇生產基地”盡得地利。
發展香菇產業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突出。香菇生產,每棒產值在6.5元至10元,純效益3至7元,每人正常經營1.5萬棒,純收入能達到4至10萬元,經濟效益可觀。食用菌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每3萬棒能解決長期就業崗位2人,短期(5個月)打工機會1人,一個千畝園區能解決勞動力就業600多人,社會效益可觀。食用菌產業屬綠色產業,生態環保。食用菌是最綠色環保的食品,其特點是無化肥農藥殘留,無添加劑防腐劑干擾,純綠色天然無污染。食用菌生產廢棄的菌棒可以再次利用,可以生產生物質燃料顆粒,可以生產有機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增產增收,具有良好的環保效益。
目前,林西縣新林鎮已建食用菌產業園區2處,占地1900多畝,840多個大棚,350萬棒。今年,在完善八一、大勿蘭兩個在建千畝產業園的基礎上,在五星、鹿山新建兩處千畝食用菌產業園,新建標準棚1200個,完成氈鋪千畝食用菌產業園征地和前期基礎建設,年內實現生產1500萬棒,帶動1500人就業的初步生產能力。十四五期內,計劃實現1億棒內蒙優質香菇生產,形成自有的品牌和出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