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口中70克小包裝是今年郵政電商爆款產品——金寨香菇,919郵政電商節期間,金寨香菇銷售近20萬單,其中70克裝成交17萬單,成為單項爆品。

2018年底,一次偶然的機會,王漢青帶領鄉親種植的香菇代表金寨特色農產品入選安徽郵政年貨節大禮包,銷售近40萬元。年后,郵樂農品網(郵政網絡銷售平臺)的客服發現一個高頻次的問題:“你們禮包里的干香菇有零售嗎?我想再買點” 。
一方面是消費者認可帶來的復購,一方面隨著金寨香菇種植業大規模普及后,受制于大別山區交通不便、營銷意識不強等各種因素,有可能出現“豐產不豐收”情況,好產品難以走出大山,賣不上好價格。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安徽省分公司主動聯系金寨縣委縣政府,結合自身優勢,創新消費扶貧模式,統一使用“驛路鮮”商標,打造公益商標品牌。在原本走量批發基礎上,新增網上平臺、線下站點與節慶采購等銷售方式,在銷售環節為金寨縣香菇提供新的銷售平臺和銷售思路。
消費扶貧,核心還是消費,如何讓消費者知道金寨香菇,從而產生購買,繼而復購,真正形成良性消費循環,為此,郵政專業團隊多次前往金寨香菇生產企業進行調研,并連續走訪多地香菇市場,收集大型電商網站數據,反復研討商定產品,最終確定銷售70克裝試品裝和220克家庭裝兩款產品。

有效流量傾斜、嚴格的品控、優質的物流服務,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常態化 “打卡”。很多人在嘗過金寨香菇的美味后,再次選擇了220克的家庭裝,在郵樂農品網上,金寨扶貧地方館里,關于香菇的幾萬個商品評價里,“東西不錯、物超所值、還會再來”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
據悉,從6月份以來,通過郵政渠道,金寨香菇銷售已經突破600萬元,有效帶動鐵沖、湯家匯、南溪400余戶貧困戶成功脫貧。
椒鹽香菇干、麻辣香菇醬、香菇味精……香菇扶貧產業服務中心里,王漢青正在和安徽郵政工作人員介紹合作社研發的新產品,脫貧之后謀振興,為了讓鄉親們更放心的種植香菇,在政府的支持下,他開始逐步減少自家公司的種植量,更多時間用來研究香菇的深加工和銷路開拓,搭乘互聯網的快車,他們想開拓一條屬于金寨香菇的特色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