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資溪縣高阜鎮利用揚竹科技產業園和山垅田塊優勢,采取“黨建+合作社+貧困戶”的扶貧模式,試種并推廣發展竹蓀產業,讓“一鎮一品”助力脫貧攻堅。目前,全鎮已經成立8個竹蓀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竹蓀300余畝,其中各村集體合作社種植150余畝;吸納24名貧困戶,務工時長共達1400個工時。
2018年,高阜鎮針對轄區內9個行政村山垅田塊多、毛竹林面積擁有8萬畝和境內建有揚竹科技產業園的鎮情,首選竹蓀產業為“一鎮一品”,并在溪南村成功試點種植,當年,戶均年增收2000余元、村集體經濟增收5.4萬元。
今年,高阜鎮實行村黨支部書記領辦,采取“黨建+合作社+貧困戶”的扶貧模式,以村集體為主體成立村級種養專業合作社推廣竹蓀種植,充分利用毛竹剩余物做大做強竹蓀產業。針對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帶領其在竹蓀基地學習種植技術,吸納到合作社務工,結合“志智雙扶”,引導貧困戶拋棄“等、靠、要”的思想,利用勞務積分制,賺取的積分能在脫貧攻堅“愛心基金”兌換等值的日常用品,進一步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和自主脫貧意愿,讓產業發展真正成為貧困戶脫貧的支撐和保障。
2018年,高阜鎮針對轄區內9個行政村山垅田塊多、毛竹林面積擁有8萬畝和境內建有揚竹科技產業園的鎮情,首選竹蓀產業為“一鎮一品”,并在溪南村成功試點種植,當年,戶均年增收2000余元、村集體經濟增收5.4萬元。
今年,高阜鎮實行村黨支部書記領辦,采取“黨建+合作社+貧困戶”的扶貧模式,以村集體為主體成立村級種養專業合作社推廣竹蓀種植,充分利用毛竹剩余物做大做強竹蓀產業。針對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帶領其在竹蓀基地學習種植技術,吸納到合作社務工,結合“志智雙扶”,引導貧困戶拋棄“等、靠、要”的思想,利用勞務積分制,賺取的積分能在脫貧攻堅“愛心基金”兌換等值的日常用品,進一步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和自主脫貧意愿,讓產業發展真正成為貧困戶脫貧的支撐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