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位于團風縣總路咀鎮的湖北福旦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300萬棒食用菌基地投產。這意味著,曾與大別山“絕緣”的香菇產業在黃岡漸成氣候,規模從2018年初50萬棒發展到2000萬棒,列入十大扶貧產業之一。
香菇在鄂西北一帶多有種植,從地理及氣候條件看,地處大別山區的黃岡也非常適宜種植。看準這一優勢,該市出臺系列政策大力推進,在1.43萬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導入以香菇為主的食用菌車間,助推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福旦公司年產300萬棒香菇食用菌棒,致力推廣栽培技術,已與黃岡所有縣市區簽訂發展食用菌扶貧產業項目協議,將于11月上旬首先向安置點種植大棚供應菌棒。“香菇生產周期短,投資見效快,不需要繁重的體力勞動,婦女和老人都能很快上手。”團風縣杜皮鄉李家大塆村支部書記周志紅說,村里成立專業合作社,與安置點18家貧困戶簽訂產品回收合同,實行最低保護價收購,一棒食用菌的經濟效益在60元左右。
在麻城,湖北千菌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正打造產、供、銷、游于一體的食用菌產業鏈。公司負責人介紹,一期示范區包括1000個香菇規模化種植大棚、菌袋工業化生產流水線以及干、鮮香菇生產加工車間,實現香菇年產量1.5萬噸,后期還將建設“千菌谷”展示大廳及品嘗中心、休閑旅游中心等,實現一二三產業同步發展。
香菇在鄂西北一帶多有種植,從地理及氣候條件看,地處大別山區的黃岡也非常適宜種植。看準這一優勢,該市出臺系列政策大力推進,在1.43萬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導入以香菇為主的食用菌車間,助推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福旦公司年產300萬棒香菇食用菌棒,致力推廣栽培技術,已與黃岡所有縣市區簽訂發展食用菌扶貧產業項目協議,將于11月上旬首先向安置點種植大棚供應菌棒。“香菇生產周期短,投資見效快,不需要繁重的體力勞動,婦女和老人都能很快上手。”團風縣杜皮鄉李家大塆村支部書記周志紅說,村里成立專業合作社,與安置點18家貧困戶簽訂產品回收合同,實行最低保護價收購,一棒食用菌的經濟效益在60元左右。
在麻城,湖北千菌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正打造產、供、銷、游于一體的食用菌產業鏈。公司負責人介紹,一期示范區包括1000個香菇規模化種植大棚、菌袋工業化生產流水線以及干、鮮香菇生產加工車間,實現香菇年產量1.5萬噸,后期還將建設“千菌谷”展示大廳及品嘗中心、休閑旅游中心等,實現一二三產業同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