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灼灼妝山野,菌浪層層涌富春。3月21日,暖日融融,羊肚菌喜迎科技“鬧春耕”,首屆“湖北省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黃岡專場培訓會暨黃岡市羊肚菌田間種植管理現場觀摩會”在羅田縣白廟河鎮順利召開。本次活動由湖北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主辦,黃岡市農業科學院、湖北省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承辦。湖北省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研發首席王卓仁副研究員團隊,黃岡市農業技術促進中心蔬菜站站長羅九玲,黃岡市農業科學院黨委副書記張曉能、食用菌所所長盧華平,羅田縣特色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元維軍一行及當地種植主體20多位代表參會。
活動開始,王卓仁針對當前全省羊肚菌產業發展現狀及面臨的挑戰,進行了題為“羊肚菌早播早收栽培案例分析”的專題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涵蓋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羊肚菌早播早收栽培的時間定義、為什么要開展羊肚菌的早播早收、羊肚菌早播早收栽培的成功案例以及實現羊肚菌早播早收栽培的具體方法等方面,內容詳實且圖文并茂,贏得了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 觀摩會上,羅田縣外婆橋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肖灑詳細介紹了基地的發展歷程:“公司從2018年開始種植羊肚菌,巔峰時規模有600畝,去年種植規模200畝,預計平均畝產可達700斤以上。” 面對當前不利的高溫天氣,羊肚菌生產遭遇挑戰,白霉病和蛛網病的頻繁發生嚴重影響了產量。王卓仁強調,黃岡市的絕大部分地區羊肚菌栽培適合早播早收模式,這能有效規避3月底至4月初的高溫風險。同時,他指出必須做好土壤的前期消殺工作,只有雙管齊下才能穩產增效。下午,參會代表先后參觀了羅田縣洪家沖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湖北新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百畝羊肚菌基地,與會專家針對這兩個基地在技術上遇到的問題,現場為種植戶們答疑解惑。 黃岡市背靠大別山南麓、地處長江中游,位于食用菌產業發展黃金北緯30°,野生羊肚菌種質資源和農林廢棄物資源豐富,因地制宜發展羊肚菌產業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此次培訓的成功開展將為黃岡羊肚菌種植帶來新的契機和突破,通過科技賦能產業新質生產力,促進全市食用菌產業提質增效。 (黃岡市農業科學院盧華平、楊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