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從木桿子上“發”成支柱產業——吉林蛟河黃松甸鎮黑木耳背后的故事


    【發布日期】:2019-08-29  【來源】:新華網
    【核心提示】:每年8月,蛟河市黃松甸鎮的木耳都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穿梭在黑木耳交易市場,一堆堆干木耳待價而沽。木耳堆后,坐著不停聊微信語音的經紀人,網上訂購木耳的人,都在爭搶好貨源。
    1124906229_15669212029381n
    每年6月開始,黃松甸木耳交易市場進入交易旺季,每天都有客商往來
    1124906229_15669214900651n
    電商實體店內的黑木耳
           每年8月,蛟河市黃松甸鎮的木耳都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穿梭在黑木耳交易市場,一堆堆干木耳待價而沽。木耳堆后,坐著不停聊微信語音的經紀人,網上訂購木耳的人,都在爭搶好貨源。
      302國道從鎮子上穿過,“中國木耳電商之鄉”的大廣告牌下,木耳菌種經銷店、木耳店、特產店沿國道兩側排開,一路延伸。店鋪的后身,是連片的木耳國家標準化種植基地,種植戶們正在忙著種植秋木耳。
      種木耳、收木耳、賣木耳……這是黃松甸鎮最常見的場景,90%的小鎮居民,從事著和木耳相關的行業。
      近40年的發展,商業早已自覺扎根在黃松甸人的心中。
    1124906229_15669212666161n
    木耳種植戶李青亮,菌種保護是一種自覺
      向資源要出路 種糧不成種木耳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黃松甸人“吃糧靠返銷,花錢靠貸款”,是蛟河市典型的貧困鄉鎮。高寒山區的氣候,種糧不增產不增收,“十年九不收”是常事。鎮領導帶著大伙兒不斷嘗試各種項目脫貧,種黑豆果、煙草、土豆、甜菜等,都以失敗告終,始終沒有找到自己的支柱產業。
      黃松甸鎮一直都有木耳。這里森林覆蓋率高達91%,隨處可見堆著的木桿子。幾場雨后,木耳就冒了出來。雨后,人們上山采木耳下山去賣。漸漸地,木耳進入了大伙兒的視線。
      鎮上四五十歲的人回憶起當年,說的都是小時候往木桿子上塞木耳菌種,提著袋子坐綠皮火車去賣木耳的事兒。當他們發現剩余菌種被隨手丟進草叢竟也長出木耳時,“木屑應該能代替木桿栽培木耳!”靈光閃現中,大伙兒興奮起來,開始到處找資源。
      崔成,鎮上負責農業的干部,28歲調到黃松甸鎮,一直到退休都在跟食用菌打交道,是黃松甸食(藥)用菌協會會長。當年找資源,他跑的地方最多,黑龍江省山河屯鎮、遼寧省朝陽市,還到過福建省,用他的話說——聽到哪有好辦法,就拔腿去哪。
      就這樣,袋料栽培木耳被引進了黃松甸鎮。木耳賺錢,黃松甸人積極性很高。到1990年,各村就有了幾百萬包的栽培規模,同時因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搭界的關系,又引進了木靈芝栽培,將產品銷往韓國。
      木耳+靈芝,食用菌產業發展略有規模,為了造勢,大伙兒在302國道旁豎起一個牌子,“中國木耳生產最大的鄉鎮——黃松甸”,這在當時是個頗為大膽的舉動。
    1124906229_15669213038331n
    木耳質地很棒
      向技術要發展 農大校長坐鎮黃松甸
      “中國木耳生產最大的鄉鎮——黃松甸”的牌子被當時的吉林省食用菌協會秘書長陳宗澤看到了,將其告知時任吉林省食用菌協會會長、吉林農業大學校長李玉,這為黃松甸鎮食用菌產業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開啟了大學帶動產業,科學家扶持栽培戶合作的模式,歷時30余年打造了黃松甸鎮的黑木耳產業。
      代表黃松甸人去見李玉的是崔成。那天,雙方討論最多的是黃松甸鎮的資源優勢、產業優勢、產業前景和發展方向。“一個地方發展產業,一定要依靠當地的自然優勢和資源優勢。”李玉的叮囑,成為黃松甸鎮產業發展的最大動力。
      不僅如此,作為吉林農業大學校長的李玉,只要有時間,就去黃松甸鎮指導工作。那時沒有高速公路,302國道路況較差,他起早去,貪黑回。有一年春節剛過,心里想著黃松甸鎮木耳正在做栽培袋階段,他輕車簡從來到黃松甸,各部門都在放假。崔成問他,為什么選這時候來,他說:“這時都沒有上班,我有時間,上班之后時間就少了。”然后到種植戶家進行指導,晚飯都不吃,連夜返程。
      漸漸地,李玉成了黃松甸鎮黑木耳產業領路人。黨委政府號召各村黨員干部帶頭,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做了鎮長的崔成帶領鎮機關干部自負盈虧組建了示范栽培基地,邊干邊學習,帶領全鎮發展食用菌產業。近30年里先后干了3個栽培示范基地。
      李玉帶著專家團隊緊跟生產的各個環節,不斷進行著新品種實驗和產業技術升級,木耳栽培由最初的半地下遮光栽培,到現在的地面擺放全光栽培;從最初的“V”型口出耳,到最后的微孔出耳等技術都是在那時開始實驗做起的。技術支持和學習鍛煉互相融合,在李玉的帶動下,每年到黃松甸鎮實習的學生不下百人次。
    1124906229_15669214121491n
    春耳采摘
      向品牌要永續 建市場開專業會宣傳黑木耳
      食用菌產業終于有了一定的規模。李玉又提出了規劃市場,打造產品品牌,不斷完善產業的薄弱環節,確保產業健康,永續發展。
      第一件事就是建食用菌大市場。2003年前后,黃松甸的木耳經紀人很多,品種、濕度、價格,他們搭眼一看就知道。木耳經紀人收了木耳坐著火車賣木耳。也有人守在302國道上攔旅游大巴,跟游客兜售木耳。李玉提議,發揮產地優勢,在黃松甸建食用菌交易市場。
      建市場,當時政府沒有可用資金,克服了各種困難,建了8棟64個門市。木耳經紀人紛紛入駐市場,聲名遠播的黃松甸木耳,引來了外地的經銷商,7月份春耳一上市,一直到11月,整個市場熙來攘往,外地客商在黃松甸買了房,常年駐扎在這兒,經銷黑木耳。市場的出現,極大增強了黃松甸黑木耳的市場份額占有力,如今已發展到有經營業戶1000多戶的大型木耳交易市場,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食用菌交易大市場,年交易量達到3萬噸,交易額25億元左右。
      第二件事是開辦專業會議。2004年,李玉任中國菌物學會會長,把中國菌物學會第七屆年會定在蛟河市召開。黃松甸鎮作為大會參觀現場,參會人員達到1000多人。不僅有國家各省相關部門領導及科研院校的專家學者,還有6個國家的食用菌學科的專家參會。參會者看到黃松甸的食用菌產業規模,都震驚了,會后都變成了宣傳員,黃松甸黑木耳從此在業內聲名遠播。
      為了適應銷售需要,不少木耳經紀人瞄準了網上銷售。張國宏就是其中一個。2014年,賣了房子開天貓店,也就在那一年,黃松甸鎮有了自己的電子商務協會,辦培訓,木耳經紀人們爭著參加。后來,建立了電子商務產業園。現在,黃松甸活躍的網店有60家,年網銷額突破2000萬元。
      2013年,剛大學畢業的胡永強把目光投回了老家黃松甸,那年秋天,他家每個月的收入都是十幾萬,“太誘惑了!”學數學的他,決定回家創業。6年來,從一個玩數字的,變成了賣木耳的,整天忙得連軸轉。
      小木耳不僅讓黃松甸人生活變樣,更吸引了無數像胡永強這樣的年輕人加入木耳產業大軍。鎮上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操著各地口音,做著黑木耳生意。
      現在,黃松甸鎮有1個國家級標準化種植示范園區,2個省級示范園區,29個規模園區。從生產到采摘每個環節都按照標準化操作規程進行。保證了黑木耳品質。蛟河市政府申請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春秋兩季木耳生產規模2.5億包左右,年產木耳干品約6000噸,實現收入1.5億元左右。全鎮95%的農戶從事食用菌產業,95%的勞動力從事食用菌生產,95%的收入來自食用菌產業。年吸納周邊地區人員到黃松甸打工2萬多人次,真正把食用菌產業做成了致富脫貧的支柱產業。
    1124906229_15669214542781n
    浙江麗水的客商來采購木耳
      向產業要經驗 “輸血”變“造血"是關鍵
      已經退休的崔成,依然奮戰在食用菌扶貧一線,回憶當年黃松甸鎮發展產業,他很感慨,“當時沒有資金補貼補助,也沒有優惠的經濟幫扶,唯一做到的就是在園區路、供電等方面統一給予修建,但在這種情況下,黃松甸黑木耳依然成了品牌,輸血式發展產業和造血式發展產業,結果完全不一樣啊。”
      黃松甸人談及黑木耳的成功經驗,總結出五條:
      一是干部、黨員帶頭示范,干給農戶看,帶著農戶干。發展產業的目的是給沒有致富門路的農民找出路,但是初期群眾沒有技術,怕風險,這時干部、黨員帶頭示范,他們干給農戶看,有成效后帶著農戶干,以點帶面推動產業發展。
      二是發展產業不能一蹴而就,耐心很關鍵。有些人看人家干得好,認為自己馬上學,做出來產品賣就能賺錢。可是,當前市場上這樣的項目不多,沒有輕而易舉地就能得到的好事,特別是農業生產,不確定性因素太多。要想把自己的產品做好,首先應該具備豐富的生產經驗和熟練的操作技術,其次要有耐心,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做事,這很關鍵。
      三是在發展產業過程中要抓好薄弱環節,做好產業發展布局,明確分工。就木耳生產而言,菌種、菌包生產環節由企業來承擔,能夠發揮出專業技術和機械的優勢,農戶沒有太大的固定投入;栽培環節以農戶為主,充分調動個人的積極性;品牌打造、產品深加工環節,由公司、協會、專業合作社等來完成。這樣能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使千家萬戶的生產和千變萬化的市場進行合理的對接,實現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四是做成產業要內功和政策相結合,努力增強自身發展的能力。國家政策、專家技術支撐都是暫時的,自己內功練好了才是長期發展的基礎。在產業發展初期要利用好相關政策,使內功和政策相結合,同時,掌握生產技能才能促使產業長遠健康發展。
      五是要不斷進行學習。要努力掌握行業發展的相關信息,加快掌握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優質的產品,增強開拓占有市場的能力,保證產業永續發展,獲取好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 黑木耳 電商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枝江市| 乡宁县| 烟台市| 承德县| 桐庐县| 建水县| 阿瓦提县| 上杭县| 浠水县| 沙洋县| 根河市| 石嘴山市| 神农架林区| 洛扎县| 绥滨县| 绥江县| 桦甸市| 荔波县| 枣强县| 龙口市| 万盛区| 达日县| 青龙| 乌审旗| 东辽县| 邵阳县| 浠水县| 阳西县| 大足县| 雅安市| 潜江市| 博兴县| 亳州市| 潍坊市| 齐齐哈尔市| 潜山县| 原平市| 隆昌县| 怀远县| 河东区| 郸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