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種的這些香菇,運到鄭州,通過中歐班列,有十幾天的時間,就可以送到歐洲人的餐桌上了。”3月10日晚,央視《新聞聯播》“兩會”特別報道“我們與總書記在一起”欄目播發了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重要講話的反響,西峽縣雙龍鎮小集村菇農王志欣面對鏡頭回答了總書記關心關注的話題。
報道播出后,在西峽縣干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仔細詢問‘一帶一路’物流通道‘運行情況怎么樣’、‘成本怎么樣’,總書記的關懷讓我們備受感動和鼓舞,更進一步增強了我們擴大對外貿易的信心。”3月11日,正在寨根鄉標準化香菇種植基地指導春菇生產的縣食用菌生產辦公室主任陳東旭由衷感慨,“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一帶一路’,為西峽香菇走出國門提供了便捷通道。”
作為河南省大宗出口農產品,西峽香菇巧借“一帶一路”東風,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過去我們的產品走海運,一次運送周期需要38天,現在隨著我國搭建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流合作的橋梁,我們可以通過陸運等方式,運送周期可縮短為15天,大大降低了成本。”西峽縣家家寶公司董事長杜廣義介紹,企業實實在在享受著國家政策帶來的紅利,公司每年出口俄羅斯的食用菌貿易額都在3000萬美元左右,在同類商品中占俄羅斯市場份額的65%。
菇中珍品出西峽。西峽縣抓住“南菇北移”的契機,把以香菇為主的食用菌作為富民“一號工程”和“一村一品”的領銜工程,探索出了協會擔保、種植戶聯保、信用部門授信等相結合的融資渠道,構建以專家顧問團、食用菌科研中心為依托的“兩條科技傳輸渠道”,并高標準打造電子商務產業園,成為全國知名的干香菇出口貨源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贏得了“西峽香菇甲天下”的美譽。如今,西峽有20萬人從事香菇生產和經營,農民人均收入近60%來自香菇產業。西峽香菇出口在原有的韓國、日本等市場基礎上,逐漸開始向俄羅斯、德國等國拓展,并嘗試開展與非盟國家開展貿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