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全球第一大食用菌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2023年我國食用菌總產量達4325.66萬噸。“小蘑菇”已成為我國繼糧油菜果之后的“第五大農作物”。
我省食用菌產量和產值都位居全國第一,西峽縣作為全國優秀食用菌出口基地縣,更是連續8年領跑河南農產品出口。
11月18日,記者走進位于西峽縣雙龍鎮的河南伏牛山百菌園菇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菌園),圍繞一個“吃”字,探究企業如何讓人實現“吃菇自由”、如何開發食用菌的花樣吃法,提升餐桌“含菌量”;小菌菇如何充分釋放大“蘑”力,實現“賣全球”“香天下”。
種植工廠化智慧化
實現百菌齊放“吃菇自由”
伏牛山水美如畫,西峽香菇甲天下。但,西峽不止有香菇。
在百菌園一產種植區的智慧化出菇棚內,一排排菌架上,朵朵銀耳、猴頭菇在“云霧”中爭相綻放,菌香襲人。
“為滿足消費者營養需求,百菌園種植有猴頭菇、靈芝、羊肚菌等30多種菌類。”活潑開朗的菇農鄭珍珍說,“這么多品種的菌菇,全部都吃過,才算您牛!”
“百菌園大棚升級改造后,達到恒溫、恒濕、恒氧生長條件,還能控溫控濕,想啥時候出菇都中。”鄭珍珍說,如今在西峽,通過科技賦能,不光種植的菌菇品種增多了,而且智慧化出菇棚一年四季都可以出菇,讓人們實現“吃菇自由”。
百菌園建有標準化生產廠房2萬平方米、標準化種植大棚2萬平方米,實行全環節工廠化封閉式生產管理,智慧化出菇棚可實現全年不間斷出菇,年產鮮菇2000噸。
“別人曬車又曬房,俺來曬曬俺的菇,今年種了2萬棒,每棒能出4茬菇,今年行情還不錯,鮮菇一斤能賣四五塊錢,勞動強度不算高,爸爸媽媽都能幫,顧家賺錢兩不誤,不用千里去打工,在家也能住洋樓,你說帶勁不帶勁!”鄭珍珍邊摘香菇邊說。
“今年12月俺還要種2畝多羊肚菌。”鄭珍珍說,“百菌園提供場地、水電、技術指導,我們種植戶負責種植管理,一年種植香菇能收入8萬元,種植羊肚菌能收入2萬元。”
百菌園針對不同類型的種植戶,分別采取投資托管、投資共管等方式,實施“龍頭企業+村集體+合作社+基地+農戶”利益聯結新模式,帶動周邊7個村1000余戶群眾就業。
產品生產技術現代化
花樣吃法提升食品“含菌量”
在百菌園二產精深加工區,現代化深加工生產技術讓菌菇實現“七十二變”。
“嘎嘣、嘎嘣……”開袋即食、香脆可口的“菇脆”好吃得讓人停不下來。
“百菌園采用真空低溫脆化技術和現代化低溫脫水工藝,將甄選有機菌菇加工成健康即食的休閑零食,菌菇脆片完美保留了菌菇的營養成分,口感酥脆,菌香濃郁。”百菌園董事長王慶來說。
百菌園香菇醬油晾曬區擺放著一口口大缸,大缸“頭上”還戴著一頂頂草帽。“醬油還是陳的香,這是我們用香菇和黃豆釀了三年的香菇醬油,經車間加工后走進千家萬戶的廚房。”王慶來說,百菌園采用日曬夜露的古法釀造技術,推出“菇小匠”牌香菇醬油,年產量500噸。
“一年四季喝菌湯,不勞醫生開藥方。十珍十美菌湯包里集齊了羊肚菌、牛肝菌等十種珍貴菌類,在冬季,一碗鮮美滋潤的菌湯,是提高人體免疫力的武器。”王慶來說,目前百菌園主營的香菇腐竹、食用菌罐頭、高檔山珍禮盒等精深加工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大大提升了百姓餐桌食品的“含菌量”。
借出口東風“賣全球”
中國菌菇成國際餐桌“寵兒”
這些品種多樣、營養美味的菌菇產品怎么購買?
“燒烤味、海苔味……到手整整一箱蘑菇脆片,備料表非常干凈,寶寶們點開小黃車,選擇您喜歡的產品下單即可。”11月18日,在百菌園直播間里,美女主播傾情介紹菌菇產品。
“這位主播也是本地村民,經過我們組織的電商培訓后,留在百菌園就業。”王慶來說,百菌園電子商務實訓基地已培訓學員2400余人,實現網絡銷售6500余萬元。
經過線上線下銷售、三產融合發展,西峽菌菇不僅強縣富民,而且香飄海外。
“香菇腐竹、食用菌罐頭、高檔山珍禮盒等精深加工產品通過海運和中歐班列出口至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王慶來介紹,香菇出口量的增加,不僅帶動了菌菇產業發展,也提高了菇農種菇積極性。
西峽縣食用菌發展中心主任薛飛說:“目前西峽縣涌現出食用菌專業合作社600多家、加工企業500多家,深加工產品達6大類200多種,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交易額近200億元,成為河南‘賣全球’的知名農產品。”
在泰國的港口碼頭,在俄羅斯的餐桌上,在日本的料理里……到處飄逸著中國菌菇的香味,中國香菇以其特有的魅力成為國際餐桌上的“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