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類食物因其營養價值高,受到不少市民青睞,這其中素有“平菇王”之稱的杏鮑菇,更是成了菌類市場的“寵兒”。在市中區有一家杏鮑菇生產企業,自2011年成立以來,經過近幾年的運營,如今山東冠宇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魯南地區最大的工廠化食用菌生產基地。
魯南地區最大食用菌生產基地
據悉,山東冠宇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注冊資本金1500萬元,是一家集食用菌科研、生產、保鮮、加工、銷售、培訓、推廣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科技有限公司。現有員工117人,專業技術人員17人。公司占地面積103.5畝,建筑面積4.35萬平方米,累計投資11260萬元。
冠宇公司建有智能工廠化出菇房120間,智能恒溫養菌車間26000平方米,自動菌包加工車間2500平方米,高標準無菌凈化車間600平方米,專用料場7000平方米,恒溫冷藏加工車間2000平方米。日產工廠化杏鮑菇6萬袋,年產杏鮑菇鮮品1萬余噸,是魯南地區最大的工廠化食用菌生產基地。
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杏鮑菇的菌柄和菌蓋質地脆嫩,肉質肥厚,味道鮮美,且具有獨特的杏仁香味,素有“平菇王”、“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之稱。且該菌種的營養均衡,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保健食品。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八種是人體必需氨基酸,它可與肉類、蛋類食品相媲美,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與肥胖癥患者理想的營養保健食品。杏鮑菇已成為生產者和消費者都歡迎的食用菌。
現代化生態循環農業新模式
在生產工藝方面,冠宇公司發展現代化生態循環農業的探索實踐已于2013年開啟,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該公司率先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圍內開創了“農作物秸稈—食用菌種植—菌渣生產中藥材專用肥—優質中藥材種植”的現代化生態循環農業的新模式,走出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受國家農業政策影響,結合本地豐富的農業資源和富余的農村勞動力資源,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成為農民增收、農田增產、農業增效的重要途徑。
隨著食用菌產量不斷提高,食用菌菌渣又成了新難題,為解決這一問題,冠宇公司與山東省農科院農產品研究所聯合研發,以高新技術為支撐,以生態農業理論為研制依據,以農業化學研究和植物微生態學理論為基礎,采用食用菌菌渣為原料,配合功能生物菌和能促進微生物生命活動的營養元素,經特定的工藝加工制成中藥材專用有機肥。
菌渣有機肥的施用不僅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土壤微生物區系和增加土壤肥力,還可以改善作物品質,提高農作物的價值。秉承“取之于田,還之于田”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讓產業鏈條由單一的農作物種植模式延伸至工廠化食用菌種植、有機肥生產、中藥材種植、中藥材加工、生態旅游等多產業復合模式,極大的優化棗莊地區現代農業結構升級,促進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
打造專用肥產業園
目前,冠宇公司正在與山東省農科院農產品研究所聯合研發,利用雙方的自身優勢進行產學研的有機結合,以高新技術為支撐,以生態農業理論為研制依據,以農業化學研究和植物微生態學理論為基礎,采用食用菌菌渣為原料,配合功能生物菌和能促進微生物生命活動的營養元素,依據科學原理進行配方,經特定的工藝加工制成中藥材專用有機肥。
該項目不僅完善企業產業結構,而且延長食用菌產業鏈條,真正實現了食用菌產業“取之于田,還之于田”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該公司計劃5年之內,打造魯南地區專用肥產業園,并成立省級研發中心,立足山東,輻射全國。
除此之外,冠宇公司正在與山東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以岳壽松博士為核心的技術團隊開展產學研合作,以杏鮑菇原汁和功能乳酸菌發酵液為原料經現代生物科技培植的新型飲品。精選綠色產品杏鮑菇經濃縮提取原液為主要成分,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鈣、鎂、銅、鋅等礦物質,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
乳酸菌發酵液提取物為山東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專利產品,具有特殊風味和大量益生菌群,具有改善腸道菌群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