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小蘑菇成了致富“頂梁柱”


    【發布日期】:2017-10-09  【來源】:中國科學報
    【核心提示】:平泉縣探索出的“三零”精準扶貧模式受到與會者高度認可,即投入“零成本”、經營“零風險”、就業“零距離”。
       總人口48.3萬人,食用菌產業從業人數則達到12萬人。在這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河北省平泉縣探索出的食用菌產業扶貧模式引發社會關注。截至目前,全縣食用菌產業產值達到54億元,帶動貧困戶脫貧比重達到60%以上。
      據了解,平泉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通過食用菌產業提高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其中,平泉縣探索出的“三零”精準扶貧模式受到與會者高度認可,即投入“零成本”、經營“零風險”、就業“零距離”。
      “這種精準扶貧模式不僅有效解決了貧困戶在資金、技術、信息、風險承擔能力等方面的困難,還把貧困戶深度嵌入到產業發展的鏈條中去,使貧困戶能夠參與、分享產業鏈的增值收益。”河北省農業廳產業扶貧辦副主任馬志敏表示。而這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強力帶動。
      “一張藍圖繪到底”
      處在遼河發源地的平泉縣,是華北最綠縣之一,良好的生態環境催生出了全國“五個領先”的食用菌產業。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平泉縣開始發展食用菌產業。歷經30余年的打造,平泉縣食用菌產業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縣級第一,被評為“中國食用菌之鄉”。
      截至2016年底,平泉縣食用菌產業基地規模已達到5億盤(袋),形成了香菇、滑子菇、杏鮑菇平菇等多種菌類的發展格局,產量達52萬噸,產值54億元。
      這期間,平泉縣食用菌種植戶也從最初的24戶發展到現在的4.5萬戶,從業農戶達到12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4。前不久,“90后”低學歷小伙靠著小小的香菇成為勞動致富大戶引發關注,這樣的故事在平泉縣時有發生。
      在平泉縣委書記董正國看來,小蘑菇擎起了農民脫貧致富的“頂梁柱”。“30多年來,我們切實把食用菌產業牢牢抓在手上,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為保證產業的發展,平泉縣組建了縣級食用菌產業服務局,在各鄉鎮設立食用菌辦公室,全縣食用菌專業技術人才達1000多人,輻射帶動周邊6個省區20多個市縣的食用菌產業發展。
      平泉縣農牧局局長秦鳳彬在接受采訪時重點提到了強化科技人才支撐。據介紹,平泉縣引進全國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張金霞等122名高端人才從事食用菌各方面研究,保證足夠創新能力。
      目前,平泉縣食用菌產業先后獲得省級科研成果11項、國家認定自主研發品種2個,香菇周年化栽培集成模式等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平泉縣構建了“食用菌—廢菌糠—蛋白飼料—畜禽養殖—糞便肥料—食用菌原料”產業內部小循環和“菌炭熱電肥聯產”產業外部大循環的內外雙循環經濟體系,憑借山杏、活性炭、食用菌、有機肥為主的跨行業循環經濟鏈成為全國“樣板工程”。
      “三零”精準扶貧模式
      有產業,還要有模式。針對貧困戶普遍缺資金、缺技術、怕風險、離家不便四大難題,平泉縣依托全國縣級綜合實力第一的食用菌產業,探索了“三零”精準扶貧模式。
      首先,投入“零成本”。即運用“政銀企戶保”融資平臺,由政府整合政策資金、金融部門提供貸款資金作為貧困戶入股園區本金,讓貧困戶不用出一分錢就能投資產業。
      其次,經營“零風險”。即通過堅實的產業基礎+新型利益聯結機制+科學防控措施,讓貧困戶不用承擔產業發展、獨立經營和償還貸款的風險。
      最后,就業“零距離”。即通過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和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兩區同建”,或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在貧困村周邊建設產業園區,讓群眾就近參與產業發展,實現“一地生四金”。尤其是借助中心村建設起步早、產業好、設施全的基礎優勢,注重把產業園區和搬遷社區同步向中心村布設,讓群眾不僅穩定脫貧致富,而且享受到良好的生產生活條件。
      目前,平泉縣建設百畝以上“三零”精準扶貧園區100多個,直接吸納8000多戶貧困戶入駐,戶均年增收4萬元以上。在平泉,見到最多的便是食用菌扶貧產業園。
      據介紹,平泉縣為了調動企業引領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積極性,采取了直接對園區補貼和扶持的政策。如對新建100畝以上連片開發,生產食用菌40萬袋以上,設施園藝不低于20個標準棚,一般貧困戶入駐20戶以上的園區,縣財政按每戶6000元標準給予基礎設施補貼等。
      平泉縣綠河現代食用菌產業園就獲得了補貼和扶持的政策。平泉縣綠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河公司)總經理高文秀介紹,公司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精確扶貧,在經營模式上確定了“入股分紅、領養領種、務工取酬”三種精準扶貧模式,實現貧困農戶投入“零成本”、經營“零風險”、就業“零距離”。
      高文秀表示,截至2016年8月,平泉縣綠河現代食用菌產業園區幫扶普通農戶15戶(第一批),每年每戶年純收益可達到10萬元以上;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涉及8個行政村總計99戶,每年每戶純收益1.6萬元以上。
      企業帶動“最搶眼”
      除了綠河公司,在采訪中充分感受到,平泉縣利用食用菌產業進行扶貧的過程中,企業帶動表現得最為搶眼。
      承德森源綠色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森源公司)是全國食用菌行業十大龍頭企業、河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作為“河北省法人科技特派員企業”,森源公司組建了一支30人的科技特派員服務隊伍,定期為農民培訓,免費發放技術資料,提高農民技術水平和自身素質。
      據介紹,森源公司先后在平泉縣臥龍鎮、黃土梁子鎮、七家岱鄉、平房鄉建立900畝食用菌科技示范園區,為菇農提供技術示范和現場指導。
      森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在平泉縣十多個鄉鎮與農民建立“公司+加盟園區+產業工人”的利益聯結機制,由森源公司負責技術指導、菌種供應、資金支持、產品回收。“公司原料80%來自我縣食用菌基地,2016年公司直接帶動近7500戶農民從事食用菌生產,戶均增收5000元。”
      平泉中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潤公司)也按照全縣脫貧攻堅戰略部署,積極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經營機制創新,吸納貧困農民入駐園區發展產業,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中潤公司總經理齊艷斌介紹,精準扶貧產業園區實現了政府、企業“兩手發力”,政府扶持企業完善基礎設施配套等,企業以市場化運作方式發揮主體作用,為貧困戶盡快脫貧致富搭建了良好平臺。
      此外,“實現標準化管理,從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統一規范管理,確保了產品質量、經濟效益以及精準脫貧模式機制的可復制性和可持續性。”齊艷斌說。
      如今,平泉縣建設了中華菌文化博覽中心和中國北方最大的食用菌交易市場,成為全國食用菌價格形成中心和唯一產地定價優勢縣。目前,平泉縣食用菌產品年出口額達到2000萬美元以上,遠銷“一帶一路”沿線16個國家和全國60余個大中城市,帶動了產品品質提升和附加值增長。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麦盖提县| 监利县| 陆川县| 湘潭县| 凯里市| 奎屯市| 台东市| 江口县| 桂阳县| 武宁县| 阜城县| 霸州市| 肇东市| 洛川县| 乐平市| 封开县| 绥芬河市| 高要市| 山阴县| 苍山县| 西藏| 扶余县| 鄂州市| 永登县| 会昌县| 宜阳县| 拉萨市| 桃园县| 平凉市| 柞水县| 独山县| 成都市| 罗江县| 永丰县| 南汇区| 泾源县| 信丰县| 紫阳县| 吉首市| 澎湖县| 英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