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河北省平泉市臥龍鎮沙坨子村香菇生產大棚,菌棒整齊排列,農民們忙著采摘挑選香菇,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平泉食用菌種植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從最初的20余戶到現在的3.5萬余戶,從零星種植到園區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已形成集食用菌菌種研發、菌棒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有“中國食用菌之鄉”“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的稱號。
“我們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招商選資引才政策,推進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由經驗種菇到科學種菇的轉變,年產食用菌63.5萬噸,全產業鏈綜合產值超過80億元。”平泉市委書記王賀民說。
發展科技種植
林文炳在平泉市從事食用菌種植加工多年,從2020年開始組建團隊,研發生產以菇腿為原料的健康休閑食品。“菇腿營養價值很高,以往都被當作下腳料剪掉了,現在經過研發,下腳料變成了營養食品。”林文炳說。
近年來,平泉市實施科技興菌戰略,加大食用菌產業科技投入力度,完善科技推廣應用體系,建立食用菌產業技術研發中心,搭建食用菌產業科技創新創業平臺,與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推動平泉食用菌產業走出一條以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為核心的可持續發展路徑。以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為牽引,引進、選育、示范、推廣新品種和新技術,取得人工仿野生椴木栽培靈芝的新突破。
科技創新,人才為先。平泉市從2006年開始聘請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任首席科學家張金霞到平泉指導食用菌栽培種植技術。“我們的研究方向是食用菌的‘良種—良繁—良法’,平泉食用菌產業基礎好、規模大,發展潛力大,為科研成果真正走出實驗室、走進田間大棚、邁向廣大市場提供了廣闊空間。”張金霞說。
為了讓人才留得住、發展好,平泉市堅持政策驅動,強化人才引進“磁場”效應,營造創新生態環境,實施科技創新賦能工程,出臺深化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假日工程師”柔性引才實施辦法等,支持食用菌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政用產學研推”協同創新體系,試點實行職稱“評聘分離”政策,允許科研人員“即來即評”,吸引京津高層次人才落戶。
目前,平泉市建有國家食用菌產業研發中心、河北省食用菌產業技術研究院、平泉市食用菌研究會等眾多科研機構,形成國家、省、市、縣四級科技機構聯動聯盟產業技術體系。像張金霞一樣扎根平泉、助力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專業技術人才有60多人,累計研發食用菌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150余個,取得食用菌各項專利108項,獲得省級科研成果15項,通過國家認定品種4個,“十二五”時期以來累計實施食用菌科研項目85項。
延伸產業鏈條
在承德森源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產品展示區,以食用菌為主的中央廚房冷凍快餐調制食品、罐頭產品、蘑菇醬等琳瑯滿目。該公司副總經理楊寶平說,公司探索食用菌產業精深加工,產品不斷豐富、產品附加值持續提升。
熱氣蒸騰,機械轟鳴……平泉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內的河北華素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用食用菌做成的休閑膨化即食食品生產線正在運行。
“依托產業園平臺,我們改造提升老舊園區,加強科研技術重組,延伸前后產業鏈條,發展文化產業,推動食用菌產業向上突圍,形成新的比較優勢。”平泉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現代農業產業園負責人苗培良說。平泉市現代農業產業園服務中心主任袁德華介紹,產業園從科研、生產、加工、市場、物流、品牌、農業金融等全方位著力,推動食用菌全產業鏈發展。
平泉市食用菌目前已經形成集科技研發、標準化種植、精深加工、市場物流、品牌打造等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呈現貿工農、產學研、育繁推一體化發展格局。在精深加工方面實施了菌菇肉、菇精調味品、香菇脆等7個項目,開發了百余種產品。建設了中國北方食用菌交易市場,搭建100余處食用菌購銷網點,打通線上線下交易渠道,成為我國北方食用菌價格形成中心和集散地,產品銷往國內60多個城市及16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圍繞食用菌產業發展,制定落實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水平創新平臺建設獎勵等政策,不斷加大對食用菌精深加工企業的扶持,全市食用菌產業鏈條的短板正在補齊,為提升產業專業性、保持競爭力打下堅實基礎。”苗培良說。
帶動就業創業
“我在這里工作多年,負責剪香菇腿和管護菌棒,每小時有12元收入,不耽誤春耕秋收,還能照顧家里。”平泉市茅蘭溝滿族蒙古族鄉茅蘭溝社區食用菌種植基地的菇農曹桂榮說。
以前的茅蘭溝社區以大田種植為主,收成不高,勞動力外流,村集體經濟發展滯后。近年來,該社區引進專業農業服務企業種植香菇,探索規模化標準化經營模式,目前累計流轉土地1000余畝,建成現代化香菇基地,吸納50余戶菇農參與種植,并安置勞動力500余人。
興一個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百姓。平泉市以發展食用菌產業為重點,構建了“產加銷”一體化發展模式,打通了食用菌生產銷售全產業鏈,不僅為當地經濟注入了新活力,也拓寬了群眾的增收致富渠道,食用菌產業已發展成為平泉市最具優勢特色、輻射帶動能力最強、農民從中受益最多的農業支柱產業。
平泉市市長何會嶺介紹,全市充分發揮食用菌產業在吸引就業、鏈接資源等方面的實質作用,培育了省級勞務品牌“平泉食用菌栽培工(承德菌農)”,累計建設10畝以上食用菌園區1500多個,培育食用菌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1200余家,食用菌產業帶動全市3.5萬余戶、12萬余人就業創業,更多的百姓實現在家門口就業。下一步,平泉市將發揮比較優勢,打造特色產業集群,讓群眾更多分享產業發展紅利。
原標題:香菇產業致富一方
來源: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