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市是省內食用菌栽培大市,2015年,全市食用菌栽培面積657萬平方尺(袋),總產量5540噸,產值5404萬元,其中蘑菇種植面積520萬平方尺,產量5200噸,產值4784萬元,蘑菇栽培面積及產值位列全省第三。
目前,全市有2萬棒(平方尺)以上專業大戶120戶,50萬棒(平方尺)以上專業村7個,工廠化食用菌生產企業3家,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8個,市級以上食用菌龍頭企業3家,形成特色分明的食用菌產業帶。
廢棄葡萄枝條替代棉籽殼粉末
溫嶺市是中國大棚葡萄之鄉,種植葡萄5萬多畝,每年修剪產生上萬噸葡萄枝條,這些殘枝大部分被棄在田頭腐爛或燒毀。位于濱海鎮閘南村的市明波食用菌種植園總經理徐雪明想,“葡萄枝條含有一定的粗蛋白、木質素和各種纖維素,是否可用葡萄枝屑替代棉籽殼粉末生產秀珍菇呢?”經請教專家和少量試驗,用葡萄枝屑替代棉籽殼粉末栽培秀珍菇取得了成功。
這幾年,徐雪明擴大葡萄枝屑基質栽培比例,每年利用250畝葡萄園里的10萬斤葡萄枝栽培秀珍菇,節省成本8萬多元。2012年,明波食用菌種植園的“葡萄殘枝-秀珍菇菌糠-馬鈴薯廢物循環利用模式”被評上浙江省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創新獎。
這是溫嶺市菇農探索食用菌無公害栽培、生態循環的成功例子。
三年抽檢食用菌68批次 合格率為100%
溫嶺市的食用菌栽培有30多年的歷史,栽培方式從傳統的室內畦行栽培發展到今天的保溫大棚、工廠化標準菇房栽培,品種從單一的蘑菇、平菇增加到秀珍菇、香菇、草菇、杏鮑菇等十多種,部分基地已實現周年種植的生產能力,平衡了本地市場菌類的供應。
隨著溫嶺市食用菌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張和市民消費需求的不斷變化,市農林局等相關職能部門加強對食用菌安全的監管,對食用菌培養料及生產過程進行質量可追溯,要求規模生產農戶,詳細做好生產記錄工作,從源頭上杜絕了可能的風險。技術上推廣標準化生產,在重點基地開展統一品種、統一種植技術、統一生產投入品采購和使用管理、統一安全檢測、統一產地準出、統一建立生產檔案的“六統一”管理制度。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對全市食用菌產品開展經常性例行檢查,今年抽檢31批次,合格率為100%;2015年抽檢7批次,合格率為100%;2014年抽檢30批次,合格率為100%。3年總共抽檢食用菌68批次,合格率為100%。
安全生產 安全食用
據報道,食用菌蛋白質含量高,氨基酸種類齊全且比例平衡,脂肪含量低,是很好的高蛋白低能值食物。在其很低的脂肪含量中,不飽和脂肪酸占有很高的比例,大多在80%以上。不飽和脂肪酸種類很多,其中的油酸、亞油酸、亞麻酸等可有效地清除人體血液中的垃圾,還可降低膽固醇的含量和血液黏稠度。溫嶺市居民素有吃菇的飲食習慣,隨著“營養、保健、安全”的消費理念深入,“一葷一素一菇”的健康膳食理念逐漸盛行。
食用菌產品雖然美味可口,但對消費者來說,不要輕易食用野生菇類,《溫嶺日報》等媒體曾報道過市民誤食野生蘑菇中毒送醫院搶救事例。野生的色彩鮮艷的一般有毒,但不代表正常色澤的野生菌就可安全食用,如白毒鵝膏菌,人一旦誤食超過50克,病情就比較難控制了。
以種植戶來說,當前進入蘑菇堆料發酵時期,除繼續做好無公害生產外,還要做好安全生產,一是菇房菇棚周圍嚴禁吸煙,生產區域配備必要的滅火設施,做到防患于未然;二是室內二次發酵時,人員進去要兩個人操作,以防發生缺氧和中毒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