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公司”如何掙錢
盡管很土,但雪榕絕對是一家掙錢的公司。
根據證券機構給出的PE值,數據普遍在20到30倍之間,而雪榕現在的PE值已經超過了45倍。股價的合理區間被預測在20到40元之間,而雪榕目前的股價已經達到71元,一路飄紅。
同樣是金針菇,差距咋就這么大?主要還是因為雙方規模有差距。當然,作為常年虧損的股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變幻莫測的A股,新股往往會毫無理由的受到股民的熱炒。
不過,雪榕受追捧并不是毫無道理,至少從財務數據來看,人家也是連年盈利。2012年到2015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8億元、7.7億元、8.8億元、10.19億元,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0.69億元、0.78億元、0.97億元、1.2335億元。
除了盈利,雪榕在金針菇行業里,其它指標也占據了絕對優勢。
一是產量大。金針菇日產能304噸、真姬菇日產能26噸、香菇日產能130噸,合計460噸。唉,這得燉多少只小雞啊!
二是生產布局廣泛,銷售網絡遍布全國。雪榕雖然總部在上海郊區,但2009年開始就走向了全國,目前除了大上海,生產基地遍布四川都江堰、吉林長春、山東德州、廣東惠州、貴州畢節等,這些地方基本覆蓋了全國市場。
三是技術實力領先。盡管剛才吐槽了生物科技的說法,但在人家圈子內,雪榕還是大哥的角色,有自己的技術優勢,包括使用液體菌種代替固體菌種,縮短產品生長周期等等。
當然,金針菇生意并非毫無風險。
雖然生產地域廣泛,但同樣分季節,每年上半年氣候溫暖,金針菇集中上市,而下半年天氣冷,供應量減少,蠢蠢欲動的吃貨卻讓銷量猛增。可以腦補一下,在下雪的夜晚,圍在火爐旁刷著火鍋是多么美妙的體驗。而金針菇又是火鍋的必備菜品,深受吃貨喜愛。于是乎,冬季金針菇的價格往往比夏季高了不少。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雪榕的大部分收入來自于金針菇這單一品種。這就不是很妙,萬一哪天全國寶寶不開心,都不吃金針菇了,雪榕的麻煩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