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姑餅干,猴頭菇制成,養胃;上午吃一點,下午吃一點。”由影視明星徐靜蕾代言的江中集團猴姑餅干廣告,登陸各大電視臺后受到廣泛關注,市場反響超過預期。
江中集團在天貓商城旗艦店的相關數據顯示,經典15天裝720克江中猴姑餅干“一年瘋搶3000萬盒”。
俗話說,否極泰來。伴隨江中猴姑餅干的熱銷,虛假宣傳、定價過高等質疑也隨之出現。同時,各類假冒仿冒產品層出不窮,令江中集團深感困惑,“壓力山大”。圍繞上述問題,筆者近日采訪了江中集團市場部品牌總監李斌。
虛假宣傳——理念創新之惑
近段時間,陸續有媒體發文質疑江中集團涉嫌以不實廣告宣傳忽悠消費者,并細數其“三宗罪”:其一,在我國保健食品的27個功能中,沒有“養胃”一說,“養胃”是“無中生有的概念”;其二,猴姑餅干的“養胃說”模糊了普通食品與保健品之間的界限,明顯是在打法律法規的“擦邊球”;其三,猴頭菇有養胃功能,就說加入猴頭菇的猴姑餅干有養胃功能,是“掛羊頭賣狗肉”行為。
對此,江中集團市場部品牌總監李斌表示,江中猴姑餅干宣傳“養胃”,與人們通常所說的烏雞補氣血、山楂助消化、苦瓜降糖以及芹菜降壓是一個道理,實際上源于中醫“藥食同源”的理念。“這些說法在民間流傳很廣,是對食物自身屬性的客觀陳述,屬于客觀事實。”李斌說。他還介紹說,猴頭菇作為藥材在現行《衛生部藥品標準》第15冊第207頁有明確記載:“猴菇片為猴頭菇經加工制成,具有養胃和中的功效。”所以廣告宣傳的養胃概念并非無中生有。
“養胃概念的提出,體現的是我們在產品理念上的創新。” 李斌說。他認為,隨著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食品、藥品、保健品行業與其他許多新興行業一樣,出現了跨界與交叉,一批新產品應運而生。但是,原有的法律法規、管理體制建立在中藥、食品產業邊界清晰可辨的基礎上,對于產業跨界交融的新產品,并沒有明確條款予以規范,這就使得此類產品可能面臨責難而難以得到保護。
“江中猴姑餅干目前就處于這樣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說是食品,它含有占總量5%的猴頭菇成分,該成分具有養胃功效;說是藥品或保健品,它的主要成分又是面粉,主要作為食用產品。”李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