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問政】
去年10月的電視問政節目關注了松陽玉巖鎮菇棚區存在火險隱患的問題。幾個月過去了,這些菇棚的整改情況卻差強人意。
菇棚區面貌沒有顯著變化,這是記者再次來到玉巖村的感受。菇農們都說,就是比以前多了個滅火器。
玉巖鎮黨委書記潘毅告訴記者,針對玉巖鎮菇棚區所暴露出來的安全隱患問題,他們著手做了一系列的整改工作,其中包括發放了300多個滅火器,興建了11個消防蓄水池,組建了消防巡查隊等。
記者在菇棚旁發現了一條小水溝,溝里有幾個新建的消防堰壩。據鎮干部介紹,這條河溝上共建有7個蓄水壩。不過,記者也觀察到,在這片區域,許多菇棚都遠離這條水溝,蓄水壩對它們而言顯得過于遙遠。而在另外一些菇棚密集區域,干脆就沒有建蓄水堰壩。比起景寧畬族自治縣鶴澄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內的消防蓄水池,松陽玉巖的消防水池不僅數量少,蓄水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
據了解,除了松陽,麗水市景寧、云和、慶元等食用菌產區,大面積的菇棚集聚區內也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火險隱患。
【回應承諾】
“我代表黨委政府向仍然居住在這么簡陋菇棚里的菇農道聲對不起。”潘毅說,上次電視問政后,松陽縣政府也出臺了相關的政策,為了引導菇農改造簡易的管理用房,縣政府給每一位改造的農戶補助3000元。但是要改成鋼構的則需9000多元。因為這6000多元的差價,政策推進有一定的難度。
【專家點評】
市消防支隊副支隊長劉海權說:“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集生產生活加工于一體的農用多合一場所。”存在3個方面的隱患,首先在建筑結構上都是易燃材料。其次所有的菇棚與生活區毗連,一旦發生火災會出現火燒連營的情況,消防用水上也比較欠缺,取水和用水量也不利于火災的撲救。再就是棚區里有菇農使用明火、電器線路亂拉亂接,棚區菇農的自防自救意識還有待提高。就如何消除火災隱患,劉海權表示預防要放在首位,政府的責任要明確,其次要迅速解決消防用水的不足,還有就是科學布置,花最小的代價排除火災隱患,此外,要加強鄉鎮專職的消防隊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