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武漢舉辦的2014中國食用菌產業年會上傳出消息: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全國食用菌年產量已超過2800萬噸、產值超過2000億元,成為農業領域僅次于糧、油、果、菜的第五大作物。
作為農業大省,河南的食用菌產業發展情況如何?又經歷著怎樣的發展歷程?
市場需求推動產業擴張
時下,雖是香菇生產淡季,但陜縣張灣鄉大坪食用菌基地呈現出的卻是一番繁忙的生產景象,菇農們正忙碌地采摘夏香菇。
“夏香菇市場價每公斤為13元至15元,是冬菇的一倍多,俺家1.4萬袋夏香菇今年凈收入9萬元不成問題!”10月8日,張灣鄉大坪村菇農杜中亞拿著剛采摘的香菇高興地說。
省農業廳經作站研究員張思禮介紹,食用菌栽培原是農戶農閑時發展的庭院經濟,隨著人們對健康養生的追求,加之食用菌栽培投入少、生長周期短、效益高,受到各地農戶的熱捧,逐步發展成為新興產業。“全國食用菌年產量約占世界產量的四分之三,2003年以來,我省產量和產值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
西峽香菇,泌陽花菇,盧氏黑木耳,靈寶蘋果木香菇,輝縣平菇,夏邑雙孢蘑菇,許昌、清豐白靈菇,湯陰白色金針菇,西華毛木耳……在全省農業經濟版圖中,食用菌產業區域特色越發顯現,一大批食用菌生產基地聞名全國。
與此同時,全省食用菌產品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各類龍頭經濟組織開發的產品遠銷美國、歐盟、俄羅斯、日本、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2013年,全省食用菌主產縣出口創匯7.1億美元,較2009年增長近10倍,約占全省農產品出口創匯的40%,成為全省農產品出口中的“拳頭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