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走進山東廣饒榮豐食用菌公司生產車間,一排排高高的鐵架子上擺滿了蘑菇菌棒,一個個白色小拇指肚大小的白玉菇你爭我搶地冒了出來。董事長封金華樂呵呵地說:“現在種蘑菇,和以前不同了,都是工廠化生產,走的是品牌化路子,公司培育的‘珍鮮美’牌真姬菇、灰樹花菇,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榮豐食用菌的發展,只是山東省廣饒縣農產品品牌化之路的一個縮影。時下,廣饒縣按照“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思路,大力發展大蒜、食用菌、草莓等傳統優勢產業,在東營市率先培育了花官鎮、大碼頭鎮、稻莊鎮等3個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其中,“大王秦椒”成為廣饒縣首個獲得地理標志的農產品;“花官大蒜”、“花官蒜薹”商標獲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給農產品起“名字”、上“戶口”,大大提高了廣饒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廣饒縣農業局副局長張春堂坦言:“品牌創建,前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品牌效應的凸顯又有滯后性,這導致了一些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積極性并不高。”為此,廣饒縣出臺專門文件,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農業品牌化建設的意見》,實行以獎代補,鼓勵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創建農業品牌。僅去年一年,全縣新認證“三品一標”78個,縣財政獎勵農產品品牌認證單位16家,獎勵兌現資金達到了67萬元。
“馳中”肴驢肉、“華譽”中草藥肉雞、“半球”面粉……如今在廣饒,像這樣的知名品牌正在逐年增加。著眼于提升農業產業化,廣饒按照“抓龍頭、帶基地、聯農戶”的發展模式,加快園區化、標準化建設。重點實施了華譽集團5000萬只家禽加工等10個農業龍頭企業提升項目,建立了鑫豐農業高科技園、武圣府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園等8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年內新增特色高效種植面積3萬畝、花卉基地1萬畝,富源蔬菜合作社基地創建為國家級蔬菜標準化園區。
如果農產品質量上不去,品牌就打不出去,基于此,廣饒縣不斷加強農業標準化建設,在全縣蔬菜生產基地及市場新建15個質量安全追溯點,在3萬畝蔬菜生產基地推行病蟲害物理防治,建設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我們通過在鄉鎮、基地建設農產品速測室,實現了農產品質量安全速測,全縣農產品速測合格率達到了99%。”廣饒縣農業執法大隊隊長李衛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