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管理促高效益提升
園區在高標準建設的基礎上實行高水平管理,控溫、控時;環境好、品質好、效益好;設備現代化、品種優良化、操作規范化、指導科學化、管理制度化;統一打床標準、統一床上覆膜、統一擺放間距、統一遮陽網、統一晾曬架、統一看護房、統一檢驗檢測、統一美化綠化。從菌種培育、整地擺放到田間管理再到采摘晾曬等生產全過程嚴格按照《無公害黑木耳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操作。
園區與中國食用菌協會、黑龍江農科院、東北農業大學等建立了長期合作共建關系,“聯姻”后,園區充分利用農業科研權威機構的優質科技資源,借智發展,以智求勝,先后示范推廣新技術8項,開展菌種對比、替代料、營養調節劑等試驗9項。合作共建,切實提高了科技在園區生產管理中的利用率、貢獻率,最大程度地發揮了科技創新的帶頭示范作用,推進了產業的健康發展,創新技術“吊袋耳、元寶耳、越冬耳”已經成為產業高效益的新支點。
園區各種先進生產要素的集中應用與實施,使原先處于觀望狀態的耳農爭先恐后入駐生產,目前,入駐耳農已達300戶。2013年,園區共擺放木耳1000萬袋,總收入4500萬元,純收入達3000萬元,其中,“吊袋耳”實現1000萬元,創下了畝收入最高20萬元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