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研究室
5月底,天水眾興菌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興菌業”)已經披露招股書,邁出了IPO關鍵一步。
招股書宣稱,公司專業從事食用菌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依靠技術領先優勢,公司已經成為國內領先的食用菌工廠高科技生產企業。《理財周刊》通過整理其公司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發現,公司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資金進入,眾興菌業盈利能力受到嚴峻挑戰,因而其募投項目前景到底如何,目前不得而知。此外,該公司高科技公司身份存在疑點,而其上市前后針對分紅的態度,也讓人難以接受。
利潤回落募投項目前景存疑
近年來金針菇價格一直處于下滑趨勢,這將導致眾興菌業募投項目前景難料。
近年來,良好的市場前景吸引著風險投資、股權投資基金等新的投資者涉足食用菌行業。隨著生產廠商的擴張,相互之間市場競爭將加劇,從而使得食用菌產品平均價格出現初步下滑的趨勢,以金針菇為例,2011年度、2012年度和2013年度,公司產品銷售價格為9.07元/千克、6.98元/千克和5.77元/千克,下降明顯。
但眾興菌業卻準備逆市擴張,進一步擴大金針菇的生產規模。根據其募投計劃,公司將建年產12600噸金針菇生產線建設項目,總投資額達15496萬元,約占募投資金的三分之一。
其實,眾興菌業已經顯露疲態,凈利潤在2013年出現回落跡象。目前,眾興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靠金針菇,數據表明,2011~2013年度,金針菇銷售金額分別13126.83萬元、19033.00萬元和26346.60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0%、99.99%和99.99%。由于主營產品價格的回落,已導致其利潤增速大幅回落,數據表明,2011~2013年度,其凈利潤分別為4357.61萬元、6398.85萬元和5470.13萬元,同比增幅分別為66.65%、46.84%和-14.51%。而如果剔除政府補助因素在內,眾興菌業利潤下滑會更加讓人觸目驚心。數據表明,截止到2011年末、2012年末和2013年末,公司的其他非流動負債金額分別為1422.37萬元、2799.05萬元和4048.70萬元,占非流動負債的比例分別為22.82%、18.17%和12.17%。報告期內,公司的其他非流動負債均為遞延收益,均來自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報告期內,公司的其他非流動負債情況中,食用菌種植擴建項目、食用菌循環經濟產業鏈建設項目、光伏發電示范項目建設補助專項資金、山東和江蘇新興產業和重點行業發展專項資金金額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