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5日,“中國食用菌行業大會暨2014中國(四川·金堂)新技術新產品菌需物資博覽會”在四川金堂召開,與會專家指出要用食用菌掙錢,不僅需要極為重視市場營銷,還需走出傳統自產自銷的農業種植模式,從行業整體上提升食用菌的品牌和大眾認知度。基于行業的期盼、時代的使命,中國菇菌行業第一品牌 、中國菇菌全產業鏈領跑者、愿景成為全球菌菇行業第一品牌、真正的世界菇王——大山合菌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打破傳統農業種植模式,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走創新營銷之路,實施“百城萬店”計劃,真正解決菌菇培育基地到廚房餐桌的最后半公里難題,
中國約有13億人口,每人如能一天吃掉1公斤食用菌,就能造就巨大的消費市場。中國雖然食用菌年產量占全世界總產量的70%,但大部分國內消費者對菌菇的認知還依然處于基本空白階段,知道菌菇的美味價值卻大大低估了菌菇的藥用和養生價值。中國的菌菇消費市場是一個需要教育的市場,迫切需要一種能讓生產者和消費者溝通的商業模式。
針對中國食用菌產業巨大的發展空間,為打造全球菌菇行業第一品牌實現菌菇界的“帝國夢”,促進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大山合菌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經規劃并推出“百城萬店”商業模式,計劃借渠道扁平化在全國區域食品或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核心經銷商,銷售公司的預包裝產品和深加工產品,全渠道覆蓋KA、B/C類超市、餐飲、特產店、菜場社區店和團購禮品渠道,同時要求城市發展商在當地批發市場或次商圈開設一家大山合“菇糧時代”專賣店作為旗艦店,全品項銷售公司產品;并在此基礎上,以旗艦店為樣板,繼續通過發展加盟的形式大力開設大山合社區(精選)專賣店(不一定全品項銷售,選擇適合所在社區銷售為主的產品),從而形成萬店網絡,真正讓廣大消費者能聽得到、看得到、聞得到、買得到。
大山合能被稱為“世界菇王”并非浪得虛名,豐富的原產地資源和過硬的研發技術,成為大山合成就“帝國夢”的絕對保障。
在原料采集方面,大山合菌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不同緯度建立了十多個生產基地(有數萬畝基地),分布12個省、市、自治區,跨越30多個緯度實行“候鳥式”運作,并在神龍架林區、長白山林區、建立自營栽培林場;并對全國各地農場或地方產業園進行評審,符合要求的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對源頭的控制采取高定位的政策,全部通過了清真、猶太、美國FDA、BRC、ISO9001、ISO22000、出口商檢備案證明等相關認證。
在生產能力方面,大山合菌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最初的食用菌初級加工往精深加工發展,實現了初級加工穩定增長,精深加工跨越式增長的局面。2012年大山合在宜城子公司建造了面積三百多畝的現代化深加工食品廠,主要有香菇醬,食用菌制品菇菜、馬克鐵罐頭、菇汁調味料和固體飲料五條全自動生產線,可實現年產值3個多億,2013年年初,大山合菌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憑借現代化的工廠和高質量的產品,正式成為康師傅香菇包的供應商,已實現每月1500萬元的產值,2014年,大山合菌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宜城、上海和白山的二期現代化深加工工廠將要建成,以全部實現產品生產機械化、自動化、標準化。
在技術研發方面,大山合菌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與國內有名的食用菌研究院如:江南大學(食品科學唯一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海洋大學、吉林農業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等進行合作,加速食用菌新品的研發,獲得了社會和市場上的認可,建立了健康產品研究所和食用菌研究所,擁有菇精行業標準第一起草單位和菇醬行業標準第一起草單位以及累計160多項發明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