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銀耳之鄉首次實現企業化經營


    【發布日期】:2013-04-08  【來源】:巴中市政府網

      三月的巴山,一望無際的油菜花,在小橋流水和白墻黑瓦的襯映下,仿佛一幅寫意的水墨畫。在通江銀耳之鄉——陳河鄉陳家壩村,村民們無暇顧及眼前的細柳桃花,忙著鋸木、消毒、鉆孔、接種……
      “120個耳堂建成后,在銀耳之鄉將首次實現企業化經營,助推整個銀耳產業向深加工高端市場發展,帶動25個鄉鎮老百姓致富。”裕德源公司副總經理劉桂華介紹。

      村民受益 實現三份收入
      3月31日,筆者從通江縣城坐車到陳家壩。汽車還未過河,筆者透過車窗望去,看到河對面的黑色遮陽棚和耳棒堆格外醒目。
      到達目的地,映入眼簾的是男女老少齊上陣忙著栽菌種。76歲的村民李正蘭右手持漏斗,從盆內麻利地舀起菌種,左手拿著一根細鐵棍,對準耳棒上的小孔反復插下去。
      “老人家,累不累?今天裝了多少袋?”
      “活兒很輕松。今天已裝了40袋,應該掙120元錢了。”
      在拌種場的遮陽棚下,1名工人將殺菌后的菌袋撈出,另外6人將菌種壓細拌勻。做統計工作的景福英告訴筆者:“3月30日,29人接種1609袋。”
      穿過刺耳的鉆孔場,筆者看到2名工人正在用薄膜遮蓋菌種棒堆。49歲的呂中平介紹,那叫“發汗”,是將高1米、長8米的棒堆完全密封好,主要是保濕,并讓菌絲發酵到棒中。
      呂中平說,現在在家門口就業,實現三份收入:一是兩畝半沙荒地租給公司后,年收入2000元;二是自去年10月陳家壩建立食用菌基地后,他和老伴的月收入有5000元左右;三是在公司學到技術后,自家也種了1萬斤棒,收入大約1萬元。
      有了固定收入,老呂有了新打算,他指著遠處剛裝修好的二層樓房說:“電視、冰箱、熱水器等家電都有了,還得給女兒買輛小轎車做嫁妝!”

      企業引領 助推產業發展
      銀耳原屬皇家貢品,歷來存在質優量少的短板。如何突破這一瓶頸,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壯大產業,促進產業向高端市場發展?
      劉桂華認為,在銀耳產業發展中,只有保持原有品質,堅持走生態精細化操作,才能保證通江銀耳品牌,進而向高端市場進軍。對此,他舉了個例子:過去少數人圖眼前利益,采用袋料銀耳來賣,通江銀耳賣200多元一斤,讓耳農損失極大。現在公司堅持按原產地方式種植管理,走向高端市場,充分調動起耳農的積極性。
      “公司通過招商引資在通江銀耳產業園‘生根’,聘請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像呂中平那樣的本地村民。”劉桂平介紹,“今年公司在周子坪、陳河、梓潼三地將建4個銀耳種植基地,按走高端市場平均2000元每斤計算,總產值將達6000萬元,至少可帶動400名當地農民實現家門口就業致富。”
      “公司+基地+農民”的共贏畫卷正在徐徐展開。通江縣農業局總農藝師李仁州介紹,通江縣已將食用菌產業列為全縣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大力發展,建成川東北最大的食用菌產業園區—中國通江銀耳產業園。預計今年食用菌基地發展到5萬畝左右,種植3.5億袋,其中椴木銀耳5000萬袋、木屑銀耳3000萬袋,產值將達18億元,初步形成“楊柏—民勝”、“涪陽—陳河”、“壁山—梓潼”3個食用菌產業帶,帶動全縣25個鄉鎮的老百姓致富。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颍县| 陈巴尔虎旗| 福海县| 桑日县| 株洲县| 咸丰县| 阳西县| 萨嘎县| 井研县| 罗甸县| 乳山市| 台州市| 华宁县| 齐齐哈尔市| 永寿县| 长垣县| 金塔县| 肃宁县| 江油市| 新巴尔虎左旗| 外汇| 阿拉善左旗| 中方县| 海丰县| 安多县| 临安市| 阿拉善右旗| 德昌县| 凤庆县| 会东县| 红安县| 新兴县| 登封市| 泰兴市| 牙克石市| 冀州市| 宁武县| 龙州县| 靖江市| 泾阳县| 汉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