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平湖市新華菌菇業有限公司的2噸蘑菇干片在湖州的出口蔬菜公司賣到了80000多元的好價格,而同期該公司蘑菇干片的平均收購價只有每噸34000元。
為何同樣的市場,相同的農產品,新倉蘑菇干片的銷售單價卻比國內其他地區高出了15%呢?平湖市新華菌菇業有限公司經理朱華良笑著對筆者說:“這是因為我們公司的蘑菇干片成色白,片子厚薄均勻,含水率低(只有3%),保質期長(至少三年),口感好而在西歐國際市場上成了搶手貨,相比之下,國內部份地區的蘑菇干片卻因色澤、含水率等質量不合格而在出口時被退回了幾十噸成品,損害了湖州蔬菜出口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聲譽,因此該蔬菜出口公司就抬高了新倉蘑菇的收購價格來提高公司的產品質量。”
平湖市新華菌菇業有限公司是以生產銷售蘑菇菌種為主的平湖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003年該公司投資了100多萬,建起了兩條烘干道,1個鍋爐等設備,做起了蘑菇干片生意。據朱華良介紹,他起初投資生產蘑菇干片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廣大菇農的利益,在蘑菇市場行情較差的時候,以保護價收購蘑菇,維護菇農的利益,公司再將鮮菇加工成干片出售,公司只要不虧就行了。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由于朱華良嚴格把好了蘑菇烘干技術、切片等重要生產流程,踏踏實實做生意,迎得了顧客的一致好評,他的蘑菇干片生意也越做越好,并得到了湖州蔬菜出口公司的承諾,只要他生產的蘑菇干片,有多少收多少。去年年底,朱華良又投資十萬元建起了1個容量為10噸的蘑菇保鮮冷庫,來延長鮮蘑菇的保存時間,以增加干片的加工量。現在,朱華良的兩條烘干道每24小時能烘鮮蘑菇6噸,干菇片1000公斤,年加工鮮菇能力達450噸,每年能為廣大的種菇戶解決 90萬平方尺蘑菇,有力地帶動了新倉蘑菇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