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赤松茸又名酒紅色球蓋菇、大球蓋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近年來備受消費者青睞。隨著氣溫升高,宣威市務德鎮庶樂村的林下仿野生赤松茸迎來采收季。
近日,筆者來到務德鎮庶樂村,走進宣威市澤森菌業有限公司赤松茸種植基地,一朵朵赤松茸破土而出,濃郁的菌香味撲面而來。工人們抬著竹筐穿梭在林間采摘成熟的赤松茸,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宣威市澤森菌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符柯欣說:“庶樂村環境優美,林下土地無污染,適宜種植赤松茸,種出來的赤松茸澤艷麗、口感脆甜,目前日均產量有800多斤,全部銷往宣威市場。”
今年3月份,宣威市澤森菌業有限公司在庶樂村承包林地100畝試種赤松茸,目前已經進入盛產期,預計可以采收到9月份,畝產量在2噸左右,畝產值可達2萬元。
符柯欣說:“我們將構建種植、加工、餐飲一體化發展模式,計劃在宣威開設一家西餐廳,推出赤松茸系列菜品,實現從‘森林到餐桌’的產業閉環發展,為消費者帶來健康與美味的全新體驗。”
赤松茸采收結束后,該公司將對赤松茸培養基質進行處理,之后用于種植百合或者魔芋,實現基質“變廢為寶”。同時,公司還通過農旅融合項目吸引周邊群眾體驗采摘樂趣。
務德鎮庶樂村村民趙彩艷說:“小孩子放假了,在家就是整天玩手機看電視,這樣對她的視力不好,所以我帶她來山上感受一下撿菌子的快樂。”
據悉,庶樂村有林地4.5萬畝,可開發種植1萬畝左右。目前已開發種植天麻、重樓等中藥材700畝,赤松茸100畝。
務德鎮庶樂村黨總支副書記沈中美說:“下一步,庶樂村將充分發揮林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優化產業結構,擴大中藥材和野生菌種植規模,計劃林下種植中藥材2000畝,以現有種植基地為依托,引導更多的村民參與到產業發展中來,增加群眾收入,實現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