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或許15年后就沒了
資料顯示,冬蟲夏草中富含蟲草酸、蟲草素、蟲草多糖、粗蛋白和谷氨酸、苯丙氨酸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目前,跟冬蟲夏草類似含有此類物質的物品并非沒有,比如近些年人工培植的俗稱北冬蟲夏草的蛹蟲草。但蛹蟲草的價格就低得多,約在1500元/公斤。
其實現在并沒有臨床試驗能夠科學地證明,蟲草是以何種機制、利用其所富含的哪種物質對人體有好處。且冬蟲夏草的藥用價值一直都有爭議點。那么為何冬蟲夏草和蛹蟲草之間會出現這么大的價格差?
王益認為,首先是因為冬蟲夏草的稀缺性。蛹蟲草可以大規模人工培育,而冬蟲夏草是野生的,每年的4月中旬到6月底才是采集時間。目前要想獲得冬蟲夏草只能是人工去雪山上挖。
竇聯慶曾經多次到西藏那曲了解冬蟲夏草的生長、采集情況。
“在冬蟲夏草的采集期,藏民每天從早上7點到晚上7點都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雪山上趴著。因為只有趴著前進,才能看到冒出地面的冬蟲夏草。而且由于沒人知道冬蟲夏草在什么地方會比較多,所以通常情況下一個人一天只能挖到十幾根。”竇聯慶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冬蟲夏草每年的產量也就在80噸至150噸左右。
而在這樣低產量的基礎上,由于近年來對冬蟲夏草的過度挖掘導致對草原破壞,從而使得部分地區的冬蟲夏草不可再生。加上氣候等因素的影響,2011年和2012年冬蟲夏草的產量連續下降,2012年的產量甚至只有五六十噸。
竇聯慶告訴記者,行業里甚至有人預估,如果不對整個青藏高原的環境進行很好的保護,冬蟲夏草或許只能再挖10年至15年。
物以稀為貴的原理,在某種程度上支撐了冬蟲夏草的高價。
在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購物中心,海晏堂牌冬蟲夏草的銷售人員也對法治周末記者說,由于冬蟲夏草越挖越少,價格一定是越來越高。該銷售人員說,海晏堂的冬蟲夏草產品很快將上調價格,原本7880元的24克規格的產品,價格將上調至9480元,漲幅在20%左右。
禮品屬性:推高蟲草價格
冬蟲夏草價格的逐漸攀升,注定意味著這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消費得起的產品。而在采訪中,記者也發現了冬蟲夏草領域的一個現象:“買的不吃,吃的不買。”
在竇聯慶等從事冬蟲夏草買賣的生意人看來,現在冬蟲夏草已經成為高檔禮品的代表。禮品屬性也使得每年的春節前后成為冬蟲夏草一年中銷售最火爆的時期。
竇聯慶甚至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冬蟲夏草最初的銷售是不分規格的,個頭大的和個頭小的價格一樣。后來隨著冬蟲夏草成為高檔禮品,為了送禮的需要,開始出現不同規格的產品。個頭大的產品的價格越來越高。
在采訪時記者也發現,很多專賣店在接受咨詢時都會先問一句:“是自己吃還是送人?”
如果是送人,專賣店就會介紹一些精美禮盒裝、冬蟲夏草規格一致的產品;如果是自己吃,則會推薦購買大小并不統一的產品甚至是斷草,后者會便宜得多。
而價格高達29888元的極草至尊含片,其客戶定位也是高端人群。極草北京地區的銷售人員解釋,買這種產品基本上是送人用。
“2012年極草產品銷售額達60億元,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在北京地區銷售的。”前述極草北京地區的銷售人員說。
流通:多道環節價格翻倍
流通環節的重重加價,也是冬蟲夏草在非產地價格高企的原因之一。
包括海晏堂、西藏商城在內的不少商家都表示,他們的商品是直接從原產地收購的,沒有經過重重流通環節,所以價格會便宜一些。
記者對比西藏商城和同仁堂藥店內的價格發現,今年3月在西藏商城,產地為西藏那曲的冬蟲夏草最貴的是28.2萬元/公斤,即282元/克,規格是1800根/公斤。而在北京同仁堂管莊藥店,記者發現同仁堂銷售的冬蟲夏草的價格最低在400多元/克。
竇聯慶說,一般來說,冬蟲夏草從采集到賣到消費者手中,可能要經過很多道程序。
“采集者主要是青海、西藏、四川等地的當地藏民。但一般情況下很少會有批發商或冬蟲夏草產品的經銷商直接去收購冬蟲夏草。因為在高原,每兩家藏民可能都會相隔幾十公里遠,而且每戶藏民所能采集到的冬蟲夏草是有限的,一個人一天可能也就能挖到十幾根。這樣一來,批發商、經銷商直接對接藏民的成本會很高,也很難迅速獲得批量的冬蟲夏草。”竇聯慶告訴記者,“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一個角色——‘跑山人’。”
跑山人多為回民。如果說挖冬蟲夏草的藏民是冬蟲夏草流通環節中的第一環的話,跑山人則是流通環節中的第二環,而文章開頭提到的和王益討價還價的回族男子,即為跑山人。
竇聯慶告訴記者,一般來說跑山人會有自己的業務區域,比如某個縣的藏民和幾個跑山人都相熟,每到冬蟲夏草采集季節,就會直接跟跑山人聯系,將冬蟲夏草賣給后者。而跑山人所賺取的則是在不同藏民之間收購冬蟲夏草的辛苦錢。
跑山人倒手每公斤冬蟲夏草的收入在3000元至4000元左右。在收購了足夠多的冬蟲夏草后,跑山人就會將蟲草賣給批發商。這是冬蟲夏草流通環節中的第三環。
在電子商務尚未發展起來時,冬蟲夏草從勤奮巷、荷花市場等地將會被發往全國各地的一級經銷商、二級經銷商,或直接發往同仁堂、海晏堂等品牌生產商。
王益告訴記者,他從跑山人手里收購冬蟲夏草,再轉賣給經銷商的利潤并不高,大概在1000元/公斤至3000元/公斤左右,“賺的是批量銷售的錢”。
“加價的環節主要在經銷商那里,尤其是品牌商銷售的冬蟲夏草價格往往是批發商價格的1倍至1.5倍。”竇聯慶透露給法治周末記者一個行業里較為普遍的數據。
資料顯示,冬蟲夏草中富含蟲草酸、蟲草素、蟲草多糖、粗蛋白和谷氨酸、苯丙氨酸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目前,跟冬蟲夏草類似含有此類物質的物品并非沒有,比如近些年人工培植的俗稱北冬蟲夏草的蛹蟲草。但蛹蟲草的價格就低得多,約在1500元/公斤。
其實現在并沒有臨床試驗能夠科學地證明,蟲草是以何種機制、利用其所富含的哪種物質對人體有好處。且冬蟲夏草的藥用價值一直都有爭議點。那么為何冬蟲夏草和蛹蟲草之間會出現這么大的價格差?
王益認為,首先是因為冬蟲夏草的稀缺性。蛹蟲草可以大規模人工培育,而冬蟲夏草是野生的,每年的4月中旬到6月底才是采集時間。目前要想獲得冬蟲夏草只能是人工去雪山上挖。
竇聯慶曾經多次到西藏那曲了解冬蟲夏草的生長、采集情況。
“在冬蟲夏草的采集期,藏民每天從早上7點到晚上7點都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雪山上趴著。因為只有趴著前進,才能看到冒出地面的冬蟲夏草。而且由于沒人知道冬蟲夏草在什么地方會比較多,所以通常情況下一個人一天只能挖到十幾根。”竇聯慶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冬蟲夏草每年的產量也就在80噸至150噸左右。
而在這樣低產量的基礎上,由于近年來對冬蟲夏草的過度挖掘導致對草原破壞,從而使得部分地區的冬蟲夏草不可再生。加上氣候等因素的影響,2011年和2012年冬蟲夏草的產量連續下降,2012年的產量甚至只有五六十噸。
竇聯慶告訴記者,行業里甚至有人預估,如果不對整個青藏高原的環境進行很好的保護,冬蟲夏草或許只能再挖10年至15年。
物以稀為貴的原理,在某種程度上支撐了冬蟲夏草的高價。
在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購物中心,海晏堂牌冬蟲夏草的銷售人員也對法治周末記者說,由于冬蟲夏草越挖越少,價格一定是越來越高。該銷售人員說,海晏堂的冬蟲夏草產品很快將上調價格,原本7880元的24克規格的產品,價格將上調至9480元,漲幅在20%左右。
禮品屬性:推高蟲草價格
冬蟲夏草價格的逐漸攀升,注定意味著這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消費得起的產品。而在采訪中,記者也發現了冬蟲夏草領域的一個現象:“買的不吃,吃的不買。”
在竇聯慶等從事冬蟲夏草買賣的生意人看來,現在冬蟲夏草已經成為高檔禮品的代表。禮品屬性也使得每年的春節前后成為冬蟲夏草一年中銷售最火爆的時期。
竇聯慶甚至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冬蟲夏草最初的銷售是不分規格的,個頭大的和個頭小的價格一樣。后來隨著冬蟲夏草成為高檔禮品,為了送禮的需要,開始出現不同規格的產品。個頭大的產品的價格越來越高。
在采訪時記者也發現,很多專賣店在接受咨詢時都會先問一句:“是自己吃還是送人?”
如果是送人,專賣店就會介紹一些精美禮盒裝、冬蟲夏草規格一致的產品;如果是自己吃,則會推薦購買大小并不統一的產品甚至是斷草,后者會便宜得多。
而價格高達29888元的極草至尊含片,其客戶定位也是高端人群。極草北京地區的銷售人員解釋,買這種產品基本上是送人用。
“2012年極草產品銷售額達60億元,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在北京地區銷售的。”前述極草北京地區的銷售人員說。
流通:多道環節價格翻倍
流通環節的重重加價,也是冬蟲夏草在非產地價格高企的原因之一。
包括海晏堂、西藏商城在內的不少商家都表示,他們的商品是直接從原產地收購的,沒有經過重重流通環節,所以價格會便宜一些。
記者對比西藏商城和同仁堂藥店內的價格發現,今年3月在西藏商城,產地為西藏那曲的冬蟲夏草最貴的是28.2萬元/公斤,即282元/克,規格是1800根/公斤。而在北京同仁堂管莊藥店,記者發現同仁堂銷售的冬蟲夏草的價格最低在400多元/克。
竇聯慶說,一般來說,冬蟲夏草從采集到賣到消費者手中,可能要經過很多道程序。
“采集者主要是青海、西藏、四川等地的當地藏民。但一般情況下很少會有批發商或冬蟲夏草產品的經銷商直接去收購冬蟲夏草。因為在高原,每兩家藏民可能都會相隔幾十公里遠,而且每戶藏民所能采集到的冬蟲夏草是有限的,一個人一天可能也就能挖到十幾根。這樣一來,批發商、經銷商直接對接藏民的成本會很高,也很難迅速獲得批量的冬蟲夏草。”竇聯慶告訴記者,“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一個角色——‘跑山人’。”
跑山人多為回民。如果說挖冬蟲夏草的藏民是冬蟲夏草流通環節中的第一環的話,跑山人則是流通環節中的第二環,而文章開頭提到的和王益討價還價的回族男子,即為跑山人。
竇聯慶告訴記者,一般來說跑山人會有自己的業務區域,比如某個縣的藏民和幾個跑山人都相熟,每到冬蟲夏草采集季節,就會直接跟跑山人聯系,將冬蟲夏草賣給后者。而跑山人所賺取的則是在不同藏民之間收購冬蟲夏草的辛苦錢。
跑山人倒手每公斤冬蟲夏草的收入在3000元至4000元左右。在收購了足夠多的冬蟲夏草后,跑山人就會將蟲草賣給批發商。這是冬蟲夏草流通環節中的第三環。
在電子商務尚未發展起來時,冬蟲夏草從勤奮巷、荷花市場等地將會被發往全國各地的一級經銷商、二級經銷商,或直接發往同仁堂、海晏堂等品牌生產商。
王益告訴記者,他從跑山人手里收購冬蟲夏草,再轉賣給經銷商的利潤并不高,大概在1000元/公斤至3000元/公斤左右,“賺的是批量銷售的錢”。
“加價的環節主要在經銷商那里,尤其是品牌商銷售的冬蟲夏草價格往往是批發商價格的1倍至1.5倍。”竇聯慶透露給法治周末記者一個行業里較為普遍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