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云南南華:林下“小菌傘”撐起共富“大產業”


    【發布日期】:2025-08-25  【來源】:云南省農業科學院
    【核心提示】:本文報道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通過發展林下經濟,特別是野生菌產業,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的情況。南華縣通過制定管理暫行辦法、實施地方標準、落實封山育林育菌措施、建設保育促繁科技示范基地等措施,推動野生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同時,南華縣探索了“523”菌山承包聯農帶農利益分配機制,實現了林權變股權、林農當股東、收益靠分紅的新型經營模式。此外,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組建的南華農科服務團為當地野生菌產業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推動了科技成果轉化和農民增收。

    走進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天子廟坡國有林場,松濤陣陣、菌香撲鼻。一朵朵赤松茸正破土而出,像撐開的褐色小傘鋪滿林下,務工群眾手提籃筐穿梭其間,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這座沉睡60多年的國有林場,如今正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

    養山富山林下經濟蹚出共富新路

    南華縣國土面積234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占七成以上,森林覆蓋率達62.85%。得天獨厚的立體氣候孕育了1021種野生菌,其中可食用野生菌354種。近年來,南華縣以創建“一縣一業”野生菌示范縣為抓手,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推動野生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2024年,全縣林下經濟綜合產值達81.6億元,同比增長25%,12萬群眾人均增收2800元。

    南華縣林業和草原局局長胡斌介紹,南華縣制定出臺《南華縣松茸等食用菌規范化管理暫行辦法》,在全省率先實施《松茸采集方法》《牛肝菌采集方法》兩項地方標準,深入落實封山育林育菌“七不準”措施和村規民約,落實天保、生態管護人員1634名進行重點管護;持續鞏固封山育菌成果與野生食用菌基地建設同步推進,高標準建成以松茸、牛肝菌、塊菌、大紅菇等菌類為主的野生菌保育促繁科技示范基地13片6240畝。

    同時,南華縣通過“公開標底、競價承包”盤活50萬畝菌山,推廣“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發展10萬畝,封山育菌面積達200萬畝,實現保護與開發雙贏。

    山林怎么管、收益怎么分?南華縣探索形成了“523”菌山承包聯農帶農利益分配機制,實現“林權變股權,林農當股東,收益靠分紅”的新型經營模式,確保承包人、林權所有人、村集體三方共同獲利。以五街鎮為例,2024年全鎮實現野生菌產量1450噸,產值8000萬元,提升菌山承包者年收入50%以上;五街鎮開們小組村集體經濟收入僅承包山林一項就達到141.9萬元,占村集體經濟收入的20%,村民人均分紅3400元,提升村民年收入30%以上。

    科技賦能農科服務團把論文寫在大山深處

    產業要長青,關鍵在科技。2023年底,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組建南華農科服務團,把實驗室搬進松林。“過去種赤松茸,一年只能收一季,現在用我們研發的反季節栽培和覆土配方,畝產提高到2.5噸,畝均產值3.75萬元。”南華縣農科服務團團長陳衛民介紹。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南華農科服務團聯合楚雄州、南華縣相關人員,重點圍繞食用菌、特色經作產業發展需求,積極開展林下松茸、干巴菌等野生菌菌類保育促繁科技實驗示范,累計服務企業11家,服務合作社、種植大戶等經營主體5個,培訓基層科技人員及農民400多人次,引進試驗小香菇新品種4個、新技術3項,示范推廣新品種、新技術2項。

    “專家帶著技術、帶著市場來,我們心里踏實多了。”南華菌多多農業科技公司天子廟坡國有林場林下仿野生赤松茸種植基地負責人董宏強說,在服務團指導下,公司已建成200畝赤松茸示范基地,預計年總產值可達500萬元。

    同時,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與南華縣引進的江蘇品品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協助其在工廠化人工栽培基地建設、新品種選育、工廠化生產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撐,預估企業投產后年產值將達2.6億元,可帶動用工2000人次,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雙綁”聯結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天子廟國有林場采用以林地入股,云南省農科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提供技術支持,企業投資建設,群眾就近務工的合作方式通過流轉200余畝華山松樹下閑置林地,引進赤松茸、羊肚菌等高端食用菌品種,構建“樹上有松子+樹下有菌子”立體生態種植模式,建立了天子廟坡國有林場林下仿野生赤松茸種植基地,既帶動了群眾增加收入,又促進了科技成果轉化,還盤活了林場森林資源,企業也得到了發展。”陳衛民說。

    2025年,南華縣以“科研院校+平臺+基地+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建立“雙綁”利益聯結機制,引進35戶企業開展林下仿野生種植紅托竹蓀、赤松茸、羊肚菌等11個食用菌品種1095畝,建成食用菌種植試驗示范基地、野生食用菌仿生栽培基地。

    “服務團不僅幫我們解決了企業落地初期公司注冊、林地保障、群眾協調等難題,還組織黨員干部參與勞動生產,增強了項目建設發展的信心。”董宏強說,“發展仿野生菌產業既能盤活林下資源,又能讓林區森林植被在充分的水肥下快速成林成材。我們將多措并舉吸引更多生態型項目落地,全力抓實林下經濟發展。”

    下一步工作中,南華縣將繼續攜手南華農科服務團與“綠”共育共繁、與“菌”相生相伴,持續走以“野生菌”為龍頭的綠色生態農產品和食品產業“兩山”轉化之路,開發林下食用菌資源,為楚雄州林下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于2022年牽頭實施“百團千員助農增收”行動,組織了1300余名科技人員,組成129個農業科技服務團,實現對云南省所有縣市區的全覆蓋。兩年來,農科服務團深入鄉村、企業開展科技服務,深受廣大農民和基層干部的歡迎,被親切地稱為“接地氣的技術員”“農民致富的領路人”。(完)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中市| 察隅县| 三原县| 札达县| 宝清县| 三亚市| 长沙县| 禹城市| 五常市| 静安区| 保德县| 太和县| 宁武县| 郧西县| 乌审旗| 湛江市| 鹤山市| 汉中市| 将乐县| 班玛县| 紫金县| 申扎县| 抚州市| 邛崃市| 阜康市| 虹口区| 温州市| 冷水江市| 朔州市| 东港市| 辽阳市| 杨浦区| 古交市| 牡丹江市| 德安县| 修水县| 阜平县| 读书| 特克斯县| 肇庆市| 秦皇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