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是食用菌收獲季節,全州縣紹水鎮霖源村村民唐壽生種植的550平方米食用菌豐收在望,加之他從事食用菌的收購銷售,今年純收入有望突破3萬元。據介紹,像唐壽生這樣的新型職業農民,全縣超過6000多人。
全州是典型的傳統農業大縣,縣委、縣政府清醒地認識到,要發展現代農業,幫助農民實現增收,必須培養一支有科技素質、有職業技能、有經營能力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該縣以各種短期培訓、專項培訓為突破口,構建科學的新型職業農民培養體系。近年來,全縣共開辦農民職業培訓班13個1200多期,涵蓋畜牧獸醫、藥材和名特優產品種植、農產品加工、民俗旅游、文藝、鄉村管理等8個專業,有6250人取得職業技能證書。由職業農民牽頭成立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達到88個,會員超萬人。這些職業農民人均年收入達到1.2萬元。
目前,該縣已形成了以咸水為代表的萬畝連片柑橘高產示范園,以枧塘、才灣為代表的千畝連片優質提子基地,以石塘、安和為主的生姜、檳榔芋、淮山基地,以紹水、龍水、咸水和才灣為主的食用菌生產基地,以東山、白寶、兩河為主的紅辣椒生產基地,以枧塘、東山、永歲為主的金槐生產基地。
全州是典型的傳統農業大縣,縣委、縣政府清醒地認識到,要發展現代農業,幫助農民實現增收,必須培養一支有科技素質、有職業技能、有經營能力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該縣以各種短期培訓、專項培訓為突破口,構建科學的新型職業農民培養體系。近年來,全縣共開辦農民職業培訓班13個1200多期,涵蓋畜牧獸醫、藥材和名特優產品種植、農產品加工、民俗旅游、文藝、鄉村管理等8個專業,有6250人取得職業技能證書。由職業農民牽頭成立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達到88個,會員超萬人。這些職業農民人均年收入達到1.2萬元。
目前,該縣已形成了以咸水為代表的萬畝連片柑橘高產示范園,以枧塘、才灣為代表的千畝連片優質提子基地,以石塘、安和為主的生姜、檳榔芋、淮山基地,以紹水、龍水、咸水和才灣為主的食用菌生產基地,以東山、白寶、兩河為主的紅辣椒生產基地,以枧塘、東山、永歲為主的金槐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