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緣起
金針菇保鮮有“秘方”
前不久,中央電視臺記者和國家質檢總局的調查人員在北京市岳各莊農貿批發市場調查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些批發點銷售的金針菇罐頭商標上雖然標注的保質期為一年,但銷售商卻告訴記者,實際的保質期要比這長得多。
用藥前(左)用藥后(右)對比
現場目擊
用工業鹽做金針菇罐頭
位于江蘇省徐州市南郊的三堡鎮徐村是當地有名的金針菇罐頭生產基地,北京市岳各莊批發市場經銷的一部分保質期超長的金針菇罐頭就是從這里進的貨。記者首先來到了真兵罐頭加工廠,記者發現車間里污水橫流,工人把沒有清洗和消毒的瓶子直接用來裝煮熟的金針菇。在車間里,記者看到,金針菇用苯甲酸鈉、工業鹽等配制的所謂“營養水”灌裝好,再經過高溫蒸煮,簡單包裝后就可以出廠了。
隨后,記者又來到康華食用菌尚進罐頭廠,看到一名工人把放了“增白劑”的湯水倒進了煮鍋里。幾分鐘后,記者發現煮好的金針菇顏色格外金黃發亮。據老板講,這是“增白劑”起了作用。
工人把沒有清洗和消毒的瓶子直接用來裝煮熟的金針菇。
聯合檢查
封存扣押有毒罐頭
徐州真兵罐頭加工廠、徐州康華食用菌尚進罐頭廠、徐州華康罐頭廠、徐州金味食用菌加工廠、徐州康順食用菌加工廠、徐州青龍食用菌加工廠不僅生產設備簡陋,而且在加工金針菇過程中分別使用了國家明令禁止的雕白塊、工業鹽、工業保險粉、工業硫磺和苯甲酸鈉。這6家加工廠雖然場地不太大,但每家年產量都在三四萬箱以上,加工好的金針菇罐頭通過一些地方的農貿市場往外批發。
不久,徐州質監局和銅山質監局對徐州南郊徐村的金針菇罐頭生產企業進行聯合檢查。執法人員在生產現場發現了苯甲酸鈉以及工業鹽包裝袋,現場封存扣押了近1800箱涉嫌使用雕白塊的金針菇罐頭成品。
豐臺工商分局查獲可疑金針菇罐頭。通訊員 張剛/攝
權威說法
多數食用菌罐頭可放心食用
國家質檢總局市場準入處的馬富祥副處長說,據統計,大約有80%的食用菌罐頭是由比較正規和大型企業生產的,所以,大家可以放心食用。從我們國家來看,食用菌產量是非常大的,一年可以達到900萬噸。
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供稿
??
■相關新聞
岳各莊查獲部分可疑罐頭
信報訊(記者革繼勝)央視昨曝出岳各莊市場內有來自江蘇徐州的有毒金針菇罐頭后,豐臺工商分局立即出動檢查。行動中,在岳各莊批發市場和岳各莊龍之宇批發市場的3個攤位查獲部分來自徐州南郊徐村的產品,目前已取樣送檢。
豐臺工商分局市場科副科長郭少民說,央視節目播出后僅半個小時,市工商局就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全市清查并先行下架上述6個徐州罐頭廠生產的金針菇罐頭。
據介紹,執法人員已在岳各莊龍之宇水產大廳、岳各莊批發市場的3個攤位查獲2瓶徐州真兵罐頭加工廠生產的金針菇罐頭,另有28瓶同樣產自徐州市南郊徐村的金針菇罐頭也被就地封存,執法人員表示,這些可疑的金針菇罐頭將被抽樣送檢,“如果檢驗證明這些產品有問題,將依法進行處置。”
據了解,全市工商執法人員將繼續在各超市、集貿市場、餐館等處清查可疑的金針菇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