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至28日,江山市舉辦了“2004中國食用菌產業協調發展高峰論壇”,前來參會的國內外專家、學者對江山市食用菌產業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表示肯定,認為江山的經驗和做法值得借鑒推廣。但是,通過本次論壇,江山市在加快實施標準化工程和對接國際貿易規則方面也顯現出了緊迫感,以及如何進一步采取措施促進食用菌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今年江山市食用菌栽培總量已達1.4億袋,是長江以南最大的白菇生產、加工、出口基地,浙江省最主要的秀珍菇生產基地。可以說,江山市食用菌產業模式已具雛形,品牌效益逐步顯現。中國食用菌協會常務副會長陸解人對江山食用菌產業給予高度評價:食用菌產業作為一項迎合世界發展潮流的朝陽產業,正在全國蓬勃發展,風起云涌,江山食用菌產業也正依賴其獨特的生態優勢、資源優勢在快速軌道上做大做強,尤其是江山人民構建食用菌產業體系的做法,還有經驗令人稱道,值得推廣和借鑒。”
據了解,2003年我國食用菌產量超過1000萬噸,已成為世界食用菌大國,對照世界食用菌未來發展及標準化建設問題,世界蕈菌生物學及其產品學會副主席、剛剛被江山市政府聘為食用菌產業發展顧問的張樹庭認為,要保持食用菌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必須加快實施食用菌標準化工程,高度關注質量提高、市場培育等產業發展問題。
對接國際和國內市場,江山市農科所所長占才水分析了江山市食用菌產業目前存在的問題及今后的發展思路:第一、產業規模仍然偏小,根據我們的規劃,十年之內我們江山的白菇基本要達到五億袋左右的規模,第二我們感覺產業鏈還不夠完善,我們要在產業鏈上要注重加工這一塊。第三方面,產品質量與深度開發要進一步提高,第四方面,科技投入的力度要進一步加強。
江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食用菌產業化領導小組組長王笏一、副市長黃孔森認為,江山雖然是食用菌大市,但還不能稱為食用菌強市,要做大做強江山食用菌產業,今后必須走“園區化、基地化、工廠化”路子,抓好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宣傳。
江山市委書記、市長吳雪樺指出:下一步,我們將以本次高峰論壇為契機,認真聽取國內外專家的真知灼見,汲取先進的理念、知識和技術,把食用菌產業作為推進我市“三農”工作的重要抓手,重點扶持、重點培育,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動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