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溫控系統精準調控著菌棒生長環境,跨境電商直播間里國際訂單躍動不息……早春時節,全國現代香菇產業發源地湖北隨州,正上演一場從土地到云端的產業躍遷,在這里,“小香菇”正撬起鄉村振興的“大產業”。
技術破局:從“靠天收菇”到智慧種植
“第二茬香菇采收剛收尾,下個月第三茬又要冒頭了?!痹诤睂氜r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烘干車間內,工人們正忙著給當天新摘的香菇剪柄、裝盤、烘干,看著眼前忙碌的景象,公司負責人靳明兵難掩欣喜。
十二年前,靳明兵從木材商轉型食用菌種植,初期因技術匱乏,靠天收菇,遭遇“滑鐵盧”?!敖涣税偃f‘學費’后,我催生了轉型決心?!?017年,他錨定隨州香菇產業基礎,引入專業技術團隊,首年即實現盈利20萬元。
嘗到甜頭的靳明兵,愈發堅定了技術破局的決心。2018年,企業與華中農業大學建立聯合實驗室,攻克菌種培育、環境控制等技術難關,開發出適應本地氣候的種植體系。如今,企業已建成標準化種植大棚110座,配備年處理3000噸鮮菇的自動化生產線,輻射帶動周邊200余農戶增收。
“我們正在解鎖香菇的N種可能?!苯鞅榻B,企業響應政府號召,采用“集中制棒,分戶出菇”“集中烘干”“集中冷藏”的生產模式,并通過定期技術培訓、保底收購等方法,在提高生產效益的同時,減少菇農的生產成本和市場風險。
目前,該模式在隨州大力推廣,近400個標準化、規?;愎皆O施種植基地拔地而起,干菇產量達8.5萬噸,30萬從業者共同筑起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香菇產業。
生態創新:從“提籃叫賣”到“云端出?!?/strong>
“家人們,看這朵香菇,龜背紋,白柄短,燉湯鮮掉眉毛!”在“鄉間小凡”直播間,助農主播胡孟凡正在展示香菇等農產品。這位95后“菇二代”通過把農產品玩成高定時裝的創意,讓隨州香菇從鄂北山坳飛進百萬網友的購物車。
“我們隨州香菇品質高,不但退貨率低,而且回頭客還不少。”胡孟凡告訴記者。自去年年底開播以來,香菇、羊肚菌等農產品已銷售近萬件,銷售額過百萬。
今年2月,胡孟凡團隊攜帶香菇、黑蒜等隨州特產,走進巴基斯坦、泰國,開啟了“農產品奇妙之旅”,通過現場品鑒、商超推介、電商直播等形式,打開海外市場。“當地消費者首次接觸隨州香菇,復購意向超預期?!闭f起未來規劃,胡孟凡眼中閃光,“要讓更多國家和地區的人都要嘗一嘗中國的‘土特產’。”
在隨州,像胡孟凡這樣的助農博主已有百余人。目前,隨州市正乘勢打造“全民電商生態圈”,建設農產品直播帶貨培訓基地,積極引導廣大菇農變身香菇經紀人、香菇美食達人、香菇直播紅人,共建“隨州香菇”區域品牌,通過“區域品牌+直播矩陣”戰略,隨州香菇正從田間地頭走向全球餐桌。
鏈式突破:創新賦能構建育菇新模式
走進隨縣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隨州菇鮮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香菇智能化種植大棚內藏著香菇生長的奧秘。負責人李逵輕點手機,大棚內溫濕度實時調控,棚簾自動啟閉,棚頂遮掩幕布自動收起,百萬菌棒在物聯網系統的精準呵護下茁壯生長。
“香菇智能化種植大棚配套控制溫、光、濕、氣的智能設施,可實現香菇種植的‘全程托管’?!薄皞鹘y養菌成本每棒1.5至1.8元,智能化養菌的每棒成本只需0.15元。”李逵算起細賬,智能化養菌通過自動化控溫、控濕等方式,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另外,傳統香菇養菌需經歷菌棒入庫、轉運等多環節,而香菇智能化種植大棚將養菌與出菇無縫銜接,實現“菌棒零搬運”,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使得養菌綜合成本僅為傳統方式的十分之一。
科技創新裂變出產業新生態,隨州壯大菌種培育、食用菌機械和用菌生產企業。目前,該市已擁有83家規模菌種生產企業,54家食用菌專用機械生產企業,擁有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省級龍頭企業10家,規上企業4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形成了“菌種研發-智能種植-精深加工”的全產業鏈。
最新數據顯示,“隨州香菇”區域品牌價值已達到176.28億元,隨州香菇產業從業人員超過30萬人,年種植規模近4億袋,全產業鏈產值近500億元。
從“靠天收菇”到“數字種菇”,從“提籃叫賣”到“云端出海”,隨州以技術創新重塑生產范式,用互聯互通打通市場鏈路,通過全要素整合構建產業生態,讓“隨州香菇”香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