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統一戰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聚焦強縣工程與鄉村振興,統戰工作組織力、影響力和服務力顯著提升。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廣大統戰成員的積極參與、共同奮斗,他們有的堅守初心,擔當作為;有的心懷大愛,傳遞溫情;有的勇于創新,彰顯價值。市委統戰部聯合融媒體中心開設【最美同心人】專欄,希望廣大統戰成員見賢思齊、知行合一,學習“最美的他們”,爭做“最好的自己”。今天,讓我們一起領略“最美同心人”湯一名的風采。
在漢江之濱的宜城,90后的湖北飄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湯一名從實驗室到田間地頭,從菌種培育到產業振興,用科技之犁深耕現代農業沃土,以菌為媒在科技助農的征途上續寫青春華章。
湯一名查看菌菇生長情況
2020年,湯一名加入湖北飄揚公司,投身食用菌研發。面對國內高標準商品菇工廠化栽培的技術瓶頸,他帶領團隊扎根實驗室,反復驗證環境參數、優化菌種配方。白天記錄數據,夜晚分析規律,歷經三年攻關,終于在全國率先實現羊肚菌等珍稀食用菌的工廠化栽培,產品獲有機認證,填補了宜城食用菌產業的技術空白。
湯一名現場指導農戶
為突破技術壁壘,他兩年內走遍全國,向科研院所專家求教,與鄉土能人切磋。在湖北省農科院“閉關”學習6個月,參加專業培訓20余次,撰寫了近10萬字的“菌事手札”。他將實驗室數據與田間經驗結合,獨創出漢江沙土地羊肚菌種植模式,破解了傳統種植中溫、濕度控制難題。“漢江沿岸沙土疏松透氣、夜間返潮的特性,是天賜的‘菌床’。”湯一名的發現,讓2000畝的昔日撂荒沙地變成“流金菇田”,每粒沙土都跳動著科技脈動。
“技術不是鎖在柜子里的證書,而是要變成農民口袋里的真金白銀。”懷著這樣的信念,湯一名采取“包菌種、包技術、包回收”的惠農服務模式。他手機24小時開機,春節冒雪查看菌棚,出菇期帶著干糧奔波田間。南營街道龔垴村種植戶劉長青信心滿滿地說:“跟著湯總種植羊肚菌,我很有信心。往年種麥畝收1000元,現在羊肚菌畝產700多斤,按市場行情算每畝純收入1萬多元。”
兩年來,湯一名累計推廣種植羊肚菌3000余畝,帶動農戶畝均增收近萬元。2023年,宜城羊肚菌基地獲評“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2024年,全國羊肚菌大會在宜城召開并倡導將漢江沿岸建成“江漢菌谷”,打造百億產業集群。
湯一名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在菌種培育、種植模式方面繼續深入研究,力爭突破更高的產量,3年內推廣種植各類珍稀菌萬畝,讓漢江沿岸每粒沙土都釋放‘菌能量’,為建設‘漢江菌谷’、打造百億產業集群和鄉村振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